第六十三章父亲教的(1 / 2)

面对婆婆的愤怒指责,王氏第一次这般头脑清晰的反驳:“是不是圣人书,大伙一看便知,根本容不得任何人胡言乱语。”

一句话,便将刘氏堵得无话可说。只站在那里,气的“你”了半天,再没说出一句完整的反驳。

事实上,在他们吵架的时候,大家也是这么做的。

人群中的李娇娘从桌上随便抽出一本书,随便翻了翻,发现书籍虽然破损,却没有遗漏一个字。就算有的纸张实在过于褶皱破烂,也有被人仔细抚平的痕迹。甚至还有两张纸上被新糊了白纸,白纸上有父亲亲自誊抄的,关于被遮一页的每一个字眼。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李娇娘都是识文断字的。

此刻只翻看了三五页,便深深明白了母亲适才说的“不再会因为世俗的眼光和亲人的期盼,来压抑自己的梦想”,究竟包含着怎样的深意。

熟识的人都说李家大郎喜好读书,为人恪守规矩本分,可是在表象的背后,却是一个极力抑制爱好的心。

只是不想要家人失望,又或者是害怕流言蜚语,李家大郎生生将自己活成了众人口中的模样。

翻着翻着,李娇娘忍不住泪如泉涌。

这一刻的她,似乎明白了老天爷要自己穿越到这个农家女身上的原因。

这一世的李大郎,和前世的自己,是多么的相似啊。

那时候的自己和李大郎一样,一切奉行家人至上,可结果呢?他们一个被亲人压榨干净后,弄得死相凄惨;一个在死后还要忍受亲人的相互折磨,连自己的妻女都没办法保护。

何其的悲凉。

周遭的劝诫声嗡鸣入耳,李娇娘就着他人的关怀,轻轻擦拭眼角的泪水,哽咽的说:“大家不用担心,我是看到这些书,想到了已故的父亲。”

李娇娘的音色低沉,惹得不少妇人跟着抹眼泪。

“村里的大伯大叔们,家父的字迹想必大伙都认识,众目睽睽之下还请大家做个见证,帮我们看看,这些手稿究竟是不是父亲的亲笔。”

李娇娘的话音刚落,就有不少人站出来,表示可以帮着对照字迹。

李大郎曾经在学堂里做教书先生,村里的娃娃们大都接受过他的教授。因此村民家中多多少少都存有李大郎的曾经写过的手稿,想要收集一些并不难。

刘氏见这些人要大张旗鼓的开始辨认字迹了,当即将炮火对准李娇娘,大声咒骂道:“你个小娼妇,竟然敢公开诽谤你的亲生父亲。可怜我家大郎才去了不过半年,你和你那贱人娘,竟就开始败坏大郎的名声了。大郎啊,你泉下有知肯定要再被气死一次了,求求你开开眼,把这对扫把星赶紧带走吧。”

刘氏的哭骂响彻整个小院,却并不影响大伙来去家中取李大郎生前留下的手稿。

李娇娘忍着谩骂声,将叔伯们送来的纸张全都收拢起来,又和王氏先前抱出来的手稿一起,递到了周琰捕头和程七少爷面前。

“请二位帮忙见证,看看这些手稿究竟是不是我父亲的字迹。”

坐在一旁看戏许久的周琰和程英俊闻言,忙拿起这些字迹比对。

很快,这俩人便同一了口径:“从字迹上来看,这些的确是一个人写的。”

“这能说明什么,或许是大郎帮人誊抄,或许是被人欺骗了。或许根本就是旁人伪造的。”刘氏仍旧不甘心的辩驳。她的大郎已经去了,她决不允许这些人再编排大郎的不是。

她的大郎应该是完美无缺,一心向往科举的读书人,怎么会做这种无趣的事。

什么研究美食,全是狗屁,怎么能和考科举走仕途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