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小舅三儿(1 / 2)

从李家村到王屯不过一座山头的距离,母女三人抄小道走近路的话,顶多一个时辰就能到。只可惜就算这么点路程,王氏多年来也很少踏上。今日再走上这条路,没有人比她的心情更忐忑。

李娇娘则是在穿越后第一次来姥爷家,一路上的沉默不语,致使三人的脚程更快了几分。

成功翻过不算多高的山坡,站在蜿蜒山道上的三人,顿时感觉视线豁然开朗。前方是一层接一层的旱田,如今已是腊月时分,旱田里并无任何绿色,只有光秃秃的黄土**在视线中。旱田的脚下是一座小小的村庄,与旱田遥遥相望的,则是一座入目森森的大山。

想来,姥爷平时就是在那座大山里讨生活的。

看着眼前分外熟悉的景色,王氏指着山脚下的一处矮房,激动的说:“孩子们,那就是姥爷家。”

两个孩子对视一眼,脸上露出甜甜的笑,而后一边一个牵着王氏的手,快步往姥爷家走去。

只是他们此刻却明显感觉到王氏的紧张,越是靠近家里,她的脚步就越沉重,最后甚至磨磨蹭蹭的不愿上前。看她那副模样,李娇娘大约能猜到原因,轻声说:“姥爷和姥娘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娘不要太担心。”

看着女儿,王氏欲言又止。

这么多年来因为夫家的关系,她被迫和娘家断了来往。

除非必要的时候,她几乎都不敢来见父母。

每次见面都是匆匆,虽说父母从没说过一句怨言,可为人子女的她还是觉得于心有愧。

正犹豫着待会见到父母该怎么开口,不远处陡然传来父亲苍老却熟悉的声音:“二妮,你回来啦?真的是你啊?”

王氏抬头,果然看到一个身子健硕的老者,正朝着自己快步奔来。猛然看到父亲,王氏的眼泪终于抑制不住的夺眶而出。王老爷子和许多老父亲一样,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尤其在面对小女儿汹涌的眼泪时,更显得手足无措,只不断重复着一句:“回家,走,咱们回家。”

李娇娘姐妹几乎是被姥爷拖拽着进屋的,屋里的姥娘正在做针线活,见她们突然出现,感慨万千的母女二人又是一阵抱头痛哭。

等她们哭够了,姥娘秦氏才抹着眼泪述说自己的思念:“自从知道大郎女婿去了,我和你爹就始终挂念着你和孩子们。上一次参加大郎的葬礼时间仓促,也没来得及多问问你们孤儿寡母。你爹有心想去看你,又怕给你添麻烦,他心里放不下,就天天去对面山梁偷看。哎,没想到你今天突然回来了。”

原来今天在田间撞见姥爷并非偶然,李娇娘感激的看了姥爷一眼,而他则是红着脸闷声去撩拨炉火了,生怕她们觉得冷。

母女俩聚在一起喋喋不休的话家常,留下李娇娘和敏小娘子倍感无聊,便一起去帮姥爷劈柴了。

多年来,她们还是第一次帮助姥爷干活,惊得王老爷子连忙摆手:“这种耍力气的粗活哪用你们做,你们如果实在想帮忙,就帮姥爷把劈好的的木材码放整齐把。”

姐妹俩欢喜的应声,两个人手脚利落,没多久就将活计做完了。

这时恰巧看到一个十几岁的青壮年郎君走进小院,更扎眼的,是他肩上扛着的那头野鹿。野鹿早已断气,随着他的步伐走动,脑袋尾巴一甩一甩的,看得人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