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氏的娘家,孩子们与那边的感情一直很陌生。主要是因为姥爷是倒腾山货的小本商人,虽然赚的不算很多,生活倒也较为富足。当年王氏与李大郎相看两生欢,不管不顾的结为连理,本是一桩幸事。
婚姻初期,两人的生活也是蜜里调油。只是自从李大郎考中秀才,再有旁人的闲言碎语从中作梗,他就开始嫌弃一身铜臭味的老丈一家了。再因为刘李氏母凭子贵的成为了秀才娘亲之后,对于小门商户出身的王氏也就越来越看不顺眼。如果不是有儿子从中坚持,恐怕早就让他休妻另娶了。
从小到大,姐弟三人从奶奶嘴里最常听到的,关于姥爷家的事情,就是要他们坚决和那边断绝来往,免得被拖累笑话。
以至于这么多年来,两家人的关系越走越远,最后甚至连他们的长相秉性都记不太清楚了。
之后李大郎英年早逝,留下孤儿寡母一家。那时的王氏也不是没想过投靠娘家,只是想到这些年自己的所作所为,虽说出于无奈,可到底理亏,再加上心口堵着一股子气性,硬是挺着没有找娘家寻求救助。如今看到孩子们为了家计奔波,她的身子也比先前好了些,便再不迟疑。在她眼里,和孩子的幸福安全比起来,自己那张脸面又算得了什么。
想通了这一点,她便利落的收拾好包袱,带着三个孩子往娘家赶。
懂事的孩子们甚至还在包裹里装了不少吃食,都是这些天李娇娘刚刚置办买回来的。
母子四人刚走出小院没几步,就听见老院那边传来丁铃当啷的嘈杂声。
本着好奇,李娇娘冲身边的一个婆子问了句:“大婶,那边发生什么事了?”
那婶子也是个热心肠的,忙绘声绘色的和他们讲述了老院发生的事:“你们还不知道呢,自从里正昨儿个出面帮你们说话之后,刘老三一伙人就像疯了一般的找你奶奶要钱。昨天在那边吃了喝了不算,晚上还死皮赖脸的住下来了,说什么拿不到钱就不走。你奶奶哭的呼天抢地,又偏偏拿这些人没办法。今儿个清早,你小姑起床倒尿盆,不小心和那刘老三撞了个面对面,刘老三见色起意,说不给钱就要将你小姑带走续弦。你奶奶自然不同意,这不就闹起来了。”
农闲时分的村妇格外热情,李娇娘才问了一句,她就叭叭的将来龙去脉全都说了个遍。
回头和王氏对视一眼,看到她惊讶的神情便已明了。
昨天自己和弟弟一.夜未归,王氏光顾着着急上火了,根本没有注意到这边的变故。
“娘,奶奶家的事多少也是因我而起,不如咱们先去看看吧?”李娇娘眼神闪烁,看的王氏一阵心惊肉跳。当着村里人的面,她不好反驳,又有些担心:“娇娘,那伙人不是善茬,你可要小心点。”
听她们说要进去参合,一旁听墙角的众人忙来了精神,纷纷表示他们会保护李娇娘周全。
昨天没听里正说嘛,娇娘这孩子不光没及笄,甚至连守孝期都没满,刘老三要是敢用强,他们就敢去报官。就不信天理昭昭,还能没个王法。
对于这些人的仗义维护,李娇娘眼中泪光点点,忙屈膝施礼:“娇娘多谢各位叔叔婶子。”
看看,这丫头就是如此的惹人心疼。
这么好的小娘子要是被恶人霸了去,他们李家村的老少爷们今后还怎么抬头做人。
想到这里,众人更是群情激愤,齐齐站在李氏姐弟身后,帮他们撑腰。
由王氏带领,李娇娘姐弟三人率先进了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