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以后,默默的做了一年的编剧,为了生存当过各种枪手,帮人写过论文,写过公司的演讲稿,甚至写过初中生的发言稿!
同时也向无数的影视公司投了自己的作品和故事,可是通通都石沉大海,没有一个收到回信。”
孟小蝶说完顿了顿,语气和神色看起来已经沉静多了,包含着满满的故事。
“因为千禧的那一封信,带给我的一腔孤勇和希望,也被渐渐的磨没了。
就在我差点都要放弃的时候,我收到了千禧工作室的来电。”
孟小蝶顿了顿,然后接着说道。
“千禧的工作室,是直接给我打电话的,并没有通过影视公司。
因为那天打电话给我的人是千禧的经纪人,她很客气,我一开始接到的时候还以为她是骗子。
直到她邀请我去工作室和她面谈的时候,我坐在那个沙发上,亲眼看到她的时候,才狠狠的掐了自己的大腿一把,确认这一切都是真的。
原来,我的故事不仅有人看到了,还有人喜欢,有人喜欢就算了,还有人要把它拍成电影,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千禧做的。
我那天去的时候,千禧的经纪人告诉我,这个故事是千禧自己定下来,自己争取来的。
千禧有一次去影视公司谈合作的时候,等待的间隙觉得无聊,就从投稿的框中拿出来看到的,
他一看就很喜欢,立刻将故事拿给了影视公司做讨论,影视公司很重视他的提议,一拍板,决定把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
然后,因为千禧对这个故事非常的看重,自己也很想出演,也对故事中的人物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所以他让他的经纪人直接给我打电话,说想和我亲自聊一聊。
可是他的经纪人出于安全,以及利益的考虑,还是决定不让他自己来和我谈,而是由经纪人出面来谈。”
孟小蝶说着说着,又要了一杯咖啡,孟小蝶的语气明显激动了起来。
夏知了其实非常理解,其实刚才她铺垫了那么多,说了那么多她和千禧之间的渊源和缘分,最重要的还是这里。
最重要的还是她开始和千禧有关系了。
“原来是这么开始的。”夏知了之前一直没有插话,非常认真的听着,同时也认真的观察着孟小蝶脸上的表情,不错过任何一丝一毫的可能性。
夏知了其实带着那么一点点防备来的,因为孟小蝶的情绪来得突然,这一场谈话也来得突然。
所以,她不能肯定孟小蝶是否是说真心话,还是他有其他的目的,毕竟两人认识到现在,其实算起来连一个星期都没有。
夏知了没有办法做到,就这么掏心窝子的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
但是,夏知了还是会认真听,然后再做出属于自己的判断。
孟小蝶又要了一杯咖啡,新端来的咖啡还冒着热气,她就不停的用小勺搅着那杯咖啡,希望她快一点凉下来。
夏知了看得出来,她的焦虑其实是一种逃避。
我们人在面对一些必须要做,但又不太想做的事情时,总会给自己设一些限制,比如说,等到整点我就做,等吃完饭我就做,等明天我去做……
任何形式的拖延都是一种逃避,如果那件事情是你喜欢到不行的,你一定会立刻就飞奔起来去做,毫不迟疑。
所以,夏知了很清楚,接下来的故事对于孟小蝶来说很重要,也很艰难。
夏知了默默的不出声,继续的等待着她,她知道,她只要一出声就会打断孟小蝶的所有心绪。
而自己的出声就会成为她一个顺理成章的台阶往下,那么,今天的谈话可能就没有办法进行了。
所以,夏知了不出声,就是对整件事情推进的,最好的办法。
果然,孟小蝶等了很久,她的咖啡依然很烫,而时间和情绪的推进也到了一个节点,她没办法再延迟了,只能开口说话。
“千禧的经纪人和我聊了很多,关于故事的背景,故事的理解,人物的理解等等。
千禧的经纪人当时是用一个小本子和我聊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她提前写在小本子上的,我知道那是千禧想要了解的问题,所以我都回答的很仔细。
我和千禧的经纪人聊天结束了以后,我像做梦一样回到家里,晕晕乎乎的待了两天。
然后,这件事情再也没有任何的后续了,我当时还以为要结束了,或者又是黄粱一梦罢了。
可是没想到,一个星期以后,千禧的经纪人再一次打电话给我,约我去他家和他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