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装傻充愣(2 / 2)

继室难为 三水 1617 字 2个月前

“我儿励精图治,然哀家的诸位皇孙中,除了小五竟无一才干,为了我大盛的千秋基业着想,皇儿还是早做打算。”

说着,圣明皇太后竟掉下了眼泪,“额娘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到先皇早早的去了,留给我儿一堆烂摊子,害的吾儿年纪轻轻便白了双鬓,吃了那么多苦头方有今日,额娘心里苦哇!”

崇真帝最见不得自己的亲娘掉泪,他总能想起当年两人相依为命,圣明皇太后堂堂妃嫔,却连皇后身边得宠的女官都不如,方才心里那一点怀疑也去了大半。无论何时,她总归是自己的母后,这一荣俱荣、一损皆损的到底想必她比谁都清楚。

“母后,”在圣明皇太后的亲情攻势下,崇真帝终于松了口,“立储之事儿子早有打算,但却不能现在定下,不然朝臣逼迫朕一次,就能有第二次,这个先例决不能开!”

“我儿既然心有成算,那母后就放心了。”圣明皇太后见好就收,“母后叫小厨房熬了你最爱喝的莲子羹,这几日辛苦我儿了。”

崇真帝朗笑一声接过,“还是母后这儿的莲子羹熬的恰到好处,朕平日里想喝,御膳房的人总是煮的过于烂软,反倒失了原本的滋味。”

母子二人一起用了早膳,吃饱喝足的崇真帝又小坐了会儿,方才背着手不紧不慢的回了早朝的勤政殿。

算算时间,距离他方才生气离开刚好一个时辰。

崇真帝在龙椅上坐下,清了清嗓子,“诸位爱卿可商量出什么结果来了?”

“回皇上,”户部尚书站了出来,户部主管赋税,他出面倒是合情合理,“微臣以为,北地大雪,为安抚受灾的百姓,朝廷理应派出钦差大臣前去赈灾,以示陛下仁爱之心。”

“这倒是个不错的提议,不过,爱卿以为该派谁去?”

“启奏皇上,”左宫正突然站了出来,“微臣以为,赈灾之事非同小可,五皇子温良恭俭,宅心仁厚,合该出任钦差大臣,代表陛下前去赈灾!”

他说话的功夫,户部尚书恭敬的向崇真帝行了一礼,然后便退到一边——他向来保持中立,既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剩下的就不归他管了。

“好!”崇真帝一拍大腿,“左爱卿此言有理!赈灾之事不可小觑,来人,传朕旨意,三皇子讷言敏行,特封为钦差大臣,明日一早便启程!”

圣旨一下,五皇子党皆傻了眼,这是他们理解的那个意思吗?可是方才陛下不还是十分赞同左大人的建议吗,怎么突然变了心思?

左宫正算盘打的响,如今争储进入白热化,五皇子急需建立自己在百姓中的威望,赈灾之行正是个很好的机会,若是此行顺利,五皇子的储君之位会更加顺利。

可惜他忘了,崇真帝最是个凭借自己喜好做决定的帝王,先前被一众大臣逼迫,已经激起了崇真帝的逆反心理,这会儿更是无师自通,找到了对付这帮大臣的法门——任你说的天花乱坠,最终拿主意的还是朕,只要朕不松口,你们就拿朕没办法。

这会儿崇真帝装傻充愣的本事简直唬得大臣们一愣一愣的,有心再说什么,然而圣旨已下,再做什么都是无用功了。

君臣互不相让了几日,改变对策的崇真帝终于取得了暂时的胜利,退朝时脚步都轻盈了几分。

他破天荒的去了天牢,亲自带着人将三皇子放了出来。

在天牢里被关了几日,三皇子有些蓬头垢面的,不过精神还好,见到崇真帝不禁掩面而泣,“儿子,儿子实在没想到,父皇会来看儿子,都是儿子不孝,让父皇忧心……”

从前三皇子看不惯崇真帝处处宠信佞臣,总是出言相劝,然而忠言逆耳,听在崇真帝耳中便觉得这个儿子是在和自己唱反调,对三皇子也喜欢不起来。

如今三皇子稍稍示弱,当着众人的面痛哭流涕,说起来不是什么雅事,崇真帝却觉得此子肖父,十分难得,甚至不顾三皇子身上的污秽,十年来头一次抱了抱这个唯一的嫡子,“吾儿受委屈了,北地雪灾,朕已命你为钦差大臣,明日便启程。待到赈灾回来,朝中再无人敢欺你。”

三皇子又哭又笑,眼中满是对崇真帝的感激和濡慕,“父皇相信儿子是无辜的?父皇放心,儿子定不负您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