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吐为快(2 / 2)

继室难为 三水 1637 字 2个月前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这种事她做的极为顺手,命人放下这些,绿衣女子轻移莲步,缓缓出了门。

当屋门禁闭,房中只余下紫衣女子一人时,她气的浑身发抖,粗重的呼吸和眼中的仇恨让她原本俏丽的容貌增添了几分阴霾,“总有一日,总有一日……”

顾远卿在侯府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休养了十天,腿上和背上的伤几乎已经痊愈了,不过由于背上的伤口太深,以后怕是要留疤了。好在他是男子,对于此等事并不在意。

这中间他还收到过三皇子辗转叫人送来的书信,大意是多谢他出手救下长宁,随信还附赠了一盒治伤的药。

然而想到裴秀容脸上的疤痕还留着浅浅的印记,那盒药膏便被他束之高阁,很快就忘到了脑后。还有理应写给三皇子的回信,往往也是刚提笔写了几个字,便被他撕掉,甩在一边。

及至顾远卿恢复了每天半夜便要起身去上早朝的日子,那封写了几个字的信,还放在书房的案桌上。

这天下了早朝,顾远卿刚出了宫门,又经过一条街,马车忽然被人拦住,来人一身酒肆的小二扮相,笑呵呵的递过来一个红木食盒,嘴唇微动,一声腹语传了过来,“顾大人,殿下有请。”

顾远卿打量了来人一眼,“我知道了,你去吧。”

待到那“小厮”欢天喜地的领了赏,顾远卿放下了马车上的帘子,熟练的打开那食盒,掰开放于最下层的一块点心,里面放了一张卷着的字条。

将那字条小心展开,上面用馆阁体写着——“今日申时,聚贤楼一叙。”

聚贤楼是京城最大的酒楼,高峰时可容纳上千人,又地处京城最繁华的地段,酒楼里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虽然号称是聚贤楼,可但凡有些名气的士子举人,都不愿来此——他们认为这是自降身价。

不过聚贤楼的美食算是京城一绝,不少朝中大臣常叫了下人去聚贤楼打包一桌菜肴带回去,所以虽然聚贤楼在大盛朝毁誉参半,可源源不断的银子是排着队的送上门。

申时一到,顾远卿换上常服,轻车熟路了来到了聚贤楼三层的“玄”字号包厢。

他在包厢里等了一会儿,房间里突然传来一声“咔嗒”的响动,接着右侧墙壁上整面的书架缓缓向后转动,一个一身玄色锦袍的男子从阴影里缓缓走出。

“微臣见过三皇子。”顾远卿起身对着来人恭敬的行礼。

没错,来人正是自秋猎受了伤后便称病不出的三皇子。

任谁也想不到,聚贤楼的包间里竟然还有这样的密道。当然,他们更想不到的是,这间在京城中以财大气粗闻名的酒楼,背后的掌权人竟是中宫嫡子。

“端砚快快请起,”三皇子伸出手握着他的手臂将人拉了起来,“身上的伤可是痊愈了?”

“托殿下的福,已经好了。”

“你可是还为那日的事耿耿于怀?”三皇子将茶杯握于手上,“事关长宁,我不得不小心行事,你的功劳,我都记着。”

“难道在陛下眼中,微臣就是那等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自然不是。”三皇子叹了一口气,“只是自从秋猎回京,端砚兄再也不曾回过书信,今日邀你过来,便是想听端砚兄为我解惑。”

“殿下您素来礼贤下士,微臣又怎会为了些许小事斤斤计较?只是事关内子,微臣实在是心中不快。”

“端砚兄不妨一吐为快。”

“殿下,荣臣说一句僭越的话,若是早知今日,微臣恨不得从未出手救下长宁公主。您可知那日在营地,长宁公主险些毁了内子的容?”

“什么?!”三皇子失手打翻了茶杯,“可有请过大夫?”

女子若是毁了容,不仅可能会受人嘲笑,更甚者还会为夫家所不喜,一封休书赶出府去更是常有的事。若裴秀容真的毁了容,那长宁的罪责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