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关于这个巧合,文鸿还有几点疑虑:“你说,你和医馆的伙计看到村民进了连云山,那你们是什么时候看到村民的?那些村民共有多少人?你们既然看到了失踪的村民,为何今天才来报?还有,你看到的那些村民是主动进的山,还是有人胁迫?”
文鸿执掌大理寺多年,办过无数案子,无论是审问犯人还是询问证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每句话都能问到点上,她目光直勾勾盯着陆湛,想根据陆湛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来判断陆湛的话到底是真是假。
“我们是六天前去收的药材,也是在六天前的夜里看到了村民,那些村民有一二十人,村民身边跟着几个身穿黑衣的陌生人,我瞧着村民并不像是被人胁迫的样子,我之所以今天才来报,是因为我今早看到大理寺、刑部和红缨卫一起出动,问了左邻右舍才知道贾家村的村民失踪了。”
陆湛回话不像升斗小民一样,因为敬畏身居高位的官员,而畏畏缩缩,他的话回得不卑不亢,有条有理,文鸿从他一派平静的脸上无法确定他是否说谎。
不过他虽是回答文鸿的问题,他的目光却一直停留在沈千灯身上,近乎黏腻。
“六天前?”文鸿重复陆湛说的时间,皱眉思索着他话里行间的真实性。
贾家村的人失踪的时间只有两天,少年若是在六天前就在连云山看到村民,那就意味着村民要在四天时间里从连云山回一趟贾家村,然后再从贾家村赶往连云山。
一来一回,四天时间也差不多了。
可四天时间,这么多村民在连云山和贾家村之间来回跑,怎么可能没人注意?
少年是不是在说谎?又或者还有其他可能?
文鸿正在沉思,沈千灯却想到陆湛说的或许是真的。
进了连云山的很可能只有陆湛看到的那十几个村民,而另外一百多个村民或许根本没有进山。
人多目标大的道理大家都懂,那么多人进山肯定会引起当地人的警觉,同样,贾家村那么多村民失踪自然会引起朝廷的注意。
若是把贾家村的村民分成两拨,第一拨只有十几个人,第一拨在六天前的深夜进了山,由于是深夜进山,可能没人发现第一拨人的踪迹,而第二波有一百多人,这一百多人同时失踪,吸引了朝廷的注意。
若是把第一波人和第二拨人分开藏匿,那第一拨人目标小,他们的行踪便很容易藏匿。
从贾家村村民失踪到大理寺来查案,再到村民莫名出现,拢共六天,现在是第二天,大理寺、刑部和红缨卫才刚开始寻找村民踪迹,接下来的四天时间勉强够他们翻遍金陵城和京郊一些农庄。
若是把一百多名村民藏在隐秘的暗室和地道里,并提前在暗室和地道里备好水和食物,只要水和事物足够,短时间内红缨卫不可能发现村民的下落。
那十几名进山的村民体内恐怕被种下了母蛊,而那失踪的几百名村民应该是培育子蛊的器皿。
那十几村民回来后,他们体内的母蛊已经繁衍出子蛊,子蛊进入一百多名村民体内,繁衍出更多子蛊。
届时,琉云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