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舍不愿欺骗楚桑,当日莫罗可汗得知楚桑归返,为了找寻楚兰馥的遗物,帮助楚桑更好融入突厥生活,近乎掘地三尺。
可除了这诗词,全是经他人之手所画的楚兰馥画像,没有一样是楚兰馥自己的。
“……”
楚桑被阿舍的话,惊愕到不知该说些什么。
楚兰馥,居然如此狠心将自己和突厥切断联系吗?
好歹生活了七八年,却没有一丝眷恋。
就好似一点也不想再和这里扯上关系、染上纠纷,试图完完全全将自己从中抽离。
“母后她,不喜欢这里吗?”
楚兰馥的行为,只能让楚桑得出这一种结论。
“不是不喜欢,而是有更喜欢的。”
“奴婢知道公主在顾忌什么,您多虑了,整个突厥上下没有一人敢苛责或者虐待可敦,大家都对她十分尊敬、礼遇有加。”
“无论是迦耶可汗还是莫罗可汗,都待王后十分宠爱。”
“只是突厥再好,可敦仍旧时常思念家乡。”
不说迦耶可汗那个老头子。
莫罗可汗对楚兰馥如何,阿舍可是从头到尾看在眼里,当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手里怕化了,当宝贝一般呵护。
楚兰馥一定不会因为遭受非人折磨,才如此渴望回归故乡的。
这一点阿舍可以确信。
“确实,母后思乡众人皆知。”
听闻阿舍的话,楚桑点了点头。
楚兰馥若不是无时无刻思念故土,又怎么会给楚桑和归里取这样的名字?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桑梓,意味故乡。归里,更有回归故里之意。
“那母后喜欢父王吗?”
楚桑忽然思索起楚兰馥的心仪之人,内心总觉得有块大石头压得喘不上来气。
“可敦性子寡淡,在众人面前很少表露出什么情绪。”
“她的心意奴婢难以揣摩,但可敦一直很尊敬可汗,知道可汗是为英明的君主。”
“而可汗深爱可敦,生前为她倾其所有,死后对她日夜思念。”
阿舍不敢轻易判断楚兰馥到底爱不爱莫罗可汗,面对楚桑的询问,只能选择说自己知道的。
“……是吗?”
阿舍肯定了莫罗可汗对楚兰馥的爱,却逃避了楚桑原有的问题。
楚兰馥究竟爱不爱莫罗可汗。
如果爱,怎么会将自己彻底从莫罗可汗的世界中剥离出来,不带一丝眷恋的离开?
如果不爱,她又是带着何种心情,孕育楚桑呢?
是不知道楚庸已经打算接她回去,认定自己无处可逃,自甘堕落成为莫罗可汗延绵子嗣的生育机器?
还是或许连她自己都还没准备好做一个母亲?迎接一个孩子的到来?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这是楚兰馥在突厥留下的唯一字迹。
这本是一首思乡的诗,表达了她急于归乡的心情和无法如愿的无奈。
如果回归昭华,是楚兰馥毕生的梦想,那她会恨皇帝吗?会怨恨自己的亲弟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