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父亲送她进宫,就是为了加固自己在朝中的势力,自然希望顺贵嫔能生下皇子,参与夺嫡。”
“可惜顺贵嫔早早为了情郎,断送了生儿育女的命,记在她名下的,就只有朕一个皇子。”
“朕胁迫顺贵嫔在她父亲面前演了一出苦情大戏,让中书令认为朕和他的女儿母子情深,和生母宋婕妤并不熟悉,日后也不会亲近。”
“中书令信以为真,果然大力辅佐朕搅动朝堂。”
“苍蝇再小也是肉,情郎哥哥、父亲的官职虽然都不大小,但聊胜于无,总比没有强。”
“朕通过情郎妹妹,很快拿下了他们,也效力于朕。”
“也正因为如此,我和顺贵嫔开始在众人眼里表演母慈子孝,一副亲昵模样。”
过去虚与委蛇,在众人面前做戏的讽刺场面,深深刺痛着皇帝的心。
他难以想象,过去的那些日子,自己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
楚桑静静聆听着皇帝的故事,不觉替他感到幽怨和愤恨。
同时心里也又不解,为什么皇帝要屡屡提起顺贵嫔。
虽然顺贵嫔和宋婕妤都在皇帝登基前去世,但皇帝追缅的太后,一直是生母宋婕妤啊?
“宋婕妤虽然是我和幺儿的生母,但打心底里我们并不亲近。”
“小时候朕和幺儿,按照宫规每个月月初都有一次拜见生母的机会,那天我们都会满怀欣喜地守在宫门口等待。”
“可她却很少允许我们进去,许多时候都用身子不适,婉拒我们请安。”
“从前朕一直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么做,还一度替她解释,是为了保护我们。”
“说她是害怕顺贵嫔看到我们亲近她而心有不满,所以才故意和我们拉远距离。”
“其实根本不是如此,她怨恨先帝,更怨恨朕和幺儿。”
皇帝的尾音颤抖,似乎有些控制不住情绪。
楚桑不明白宋婕妤的怨恨从何而言,神色紧张。
“她心苦生育了两个孩子,却都不能养在身边,若不是因为生产康儿时九死一生,差点没了性命,先帝又何尝会怜惜她,让她自己抚养康儿?”
“故而她怨恨先帝的冷漠,也痛恨朕和幺儿离她远去。”
“她认为离开她的孩子,便不再忠心于她,都是该死的废物。”
“所以每每朕和幺儿与她亲近,她都十分厌弃,不肯接近。”
“后来朕和顺贵嫔母子情深的场面,被她亲眼目睹,便更觉得我们该死,顺贵嫔也该死。”
“她甚少给朕准备礼物,却在朕十五岁生辰宴上,亲手做了一碗玫瑰甜汤。”
“朕当时开心极了,还以为母亲终于疼惜,恨不得立刻喝下,可顺贵嫔和众多嫔妃看着,身边又都是中书令的眼线。”
“朕不能表现地太亲昵欢喜,于是只得搁浅在一旁。”
“可幺儿不同,她无需顾忌中书令的眼光,又一向喜爱甜食,朕知道她思母心切,把甜汤赠与她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