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刚一家没有听劝多种粮食,不过其他人家只要手中还有余钱的,都尽量多买了种子来种下。
杨庄的人看到秦家村众人拼命种地,都觉得稀奇。
这年头地里也没什么好收成,种得多未必收得多,只会白白浪费银子。
他们是本地人,手里还有上一季收起来的粮食做种子,费不了几个钱买种子。可秦家村不一样啊,他们从外地来,听说刚来的时候大家灰头土脸,孩子都是面黄肌瘦的,可见是路上没吃的,手中定然也不会留着种子。
如今种这么多地,肯定得花好大一笔银子来买种子吧。
有妇人爱聊天的,忙完自己地里的就在边上看着秦丰家种地,还好奇地问:“你们种这么多,不怕来年收不回来吗?”
“外头世道不好,我们自己手中没什么存粮,只能多种一些,这年头手中有存粮才是最保障的。嫂子若是家中人多,不妨多种一些。”
秦初月认出她是杨墩的媳妇,那天去杨墩家还见过的,看她听得进去,便提醒她一句。
杨墩家的吃了一惊,“你们一路走来,是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了吗?”
秦初月笑道:“倒没有,只是我们南境遭受蝗灾,百姓几乎都背井离乡逃出来了。我们来的时候,外头的粮食已经卖到了一斤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一斤粮食?”杨墩家的瞪大了眼睛,她家十几口人,若是二两银子一斤粮食,那一顿得花多少银子?
她当下就觉得不可思议。
秦初月道:“是啊,这还是现在的价格,还不知道明年会涨成什么样呢。”
“我的乖乖.....”杨墩家的自小长在西境的小村庄,一辈子都没去过外头,听说外头的粮食现在已经二两银子一斤了,她掰着手指头算了小半晌,仍觉得是个天文数目。
秦初月看她听得进去,再者杨墩当时也帮了他们落户,便劝她:“嫂子不若回去和杨大哥说一声,若是杨庄的人愿意多种一些,现在下种子还来得及。”
“是,得赶紧回去跟当家的说这事。”杨墩家的谢过秦初月,疾步往家赶。
不过村子大了,也不是每家每户都觉得有必要多种。就这样,愿意在今年多种粮食的人家已经赶进城买了种子,有些人家只会站着说风凉话。
薛桂花就是首当其冲,她家秦大刚不服秦丰当族长,她自然是不会放过奚落秦丰家的机会,跟着杨庄几个长舌妇天天在田间地头嚼舌根。
只是大家伙忙着种地,日子久了也没人理她。
转眼间到了十月,大家地里的庄稼已经种完。秦家村众人手中只有先前逃荒时司翎赢来的那些存粮,如今不下地,大家也不敢多吃了,一天也就吃一顿饭。
如此过了不到半月,大家都精减了不少。
秦大刚家因为有了董茂这棵摇钱树,日子倒是过得滋润。
看到大家因为节省粮食每天只吃一顿饭,薛桂花和王氏一副幸灾乐祸的嘴脸,逢人就说:“我说什么了?花那个钱买一堆种在土里,如今嘴里没吃的,谁让你们听信秦初月那小丫头片子的话,饿死你们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