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永安林氏(2 / 2)

清嫣郡主恨恨地搅着帕子,心里将苏家这两姐妹骂了好几轮了,这才听见席间的话题又转向了其他地方,才抬起头来,若无其事地继续吃菜。

席间的贵妇人们都是后宅争斗中的老手,自然看得清清嫣郡主那些个小心思。既然正主衡王妃坦然回应,大家也就一笑了之,并没有太计较,继续将话题引向了其他方面。

逐渐的,话题变得零散,夫人们小范围地聊了起来。史夫人讲起了自己夫君古板的趣事,谷太夫人笑着附和,也逗趣地说起了谷将军的古板来。旁边的聂老夫人忙着推销着自己的亲儿子聂志成,顺利地和对面席坐上的二品文官家的孔夫人搭上了话,孔夫人的小女儿去年刚及笄,正是相看的年纪,孔夫人一向宠爱这个小女儿,从琴棋书画到知书达礼,正热络的夸赞的,这一回带着两个媳妇来参加宴会,也一同带上了这位小女儿,三个人因为身份原因,都坐在了席末,也互相有个照应。

军营出身的韩夫人梁氏继续和蓝铃铛讨论着军营里的事情,两个人说得热火朝天,军法兵书你来我往,导致蓝铃铛旁边坐着的想要巴结她的邱夫人一句话都插不上。

苏瑜虽然装着大度,却和清嫣郡主一句话都没再说。好在清嫣郡主下手位坐着的,是永安侯府的二夫人林氏,这个女人是出了名的能干会来事,此刻,她正努力地从头面首饰到脚上穿着的云锦鞋面的鞋子,全方位地对清嫣郡主进行夸赞和恭维。

永安侯府最近事情也是不少,袭爵的大爷丧偶多年,至今未再续娶,所以永安侯府中的一应事务,都由侯府二爷的夫人林氏操持,这一操持,就过了好些年。林氏出身书香门第,管家理事也是一把好手,侯府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然而,饶是这样能干的人,也有一处最难的地方——长房大嫂留下来的两子两女没有一个是好应付的。

长房一共有两子两女,都是嫡出。大公子今年也二十有三了,前面娶过两门媳妇儿,都是因为成婚一年,女方无所出,这个混小子就以七出之名,连打带骂地将人家给休了,至此之后,好人家的姑娘全都不肯嫁与他,导致这般的家事也再没有婚配,自然也没有一个孩子。

然而,饶是如此,大公子依旧不知收敛,常年流连于烟花之地,仗着没有亲娘管教,亲爹又碍于面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他更是毫无顾忌,成了京中有名的风流公子。

这些丑事原本只是大房一房丢人,可偏偏永安侯张家并未分家,这样的行事作风,直接败坏了张家其他男子的名声,京中的名门贵女,谁都不愿嫁进张家家门。

除此之外,这位大公子还常常因为银钱的问题,和她这个婶娘发生争执,丝毫不顾及她长辈的尊严,两个人的关系一直很微妙。

二公子今年刚满二十,是个读书人,可科举三次,皆不中榜,偏偏总以读书人自居,孤傲清高地不像话,不肯接受荫封,就赖在家中无所作为。婚配上,二公子也是个老大难。一方面他自己眼光高,低一些门第的女儿家根本瞧不上,另一方面,受着嫡亲兄长的影响,高一些门第的人家,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这件事情倒是成了林氏的心病,倒不是作为侯府当家女主人,她对大嫂的儿子有多么的上心,她担忧的是她自己的亲儿子今年也快十五了,若是上面二哥哥没有完婚,大哥哥的口碑又是这样的,她想要为自己的儿子谋一门好的姻缘,恐怕是十分艰难的。

除了这两个难对付的公子外,大房还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府里女儿中年岁最大,是永安侯府的大小姐,她比二公子小三岁,刚及笄的时候就嫁进了早就有婚约的安阳侯府中,嫁给了安阳侯的嫡长孙彭举。单从门第上看,这桩婚事倒也般配,不得不说,大嫂生前的筹谋十分厉害,为自己的女儿找了一个后半辈子不愁吃穿单好人家,可是门第好,所嫁的人却不能尽善尽美。

这个叫彭举的后生,是个和自家大公子不相上下的色鬼,为了娶大小姐,他遣散了屋子里的十几个通房,然而,成婚不到半年,便以大小姐脾气不好为由,迫不及待地将原本的通房丫头全都招了回来,隔了两个月,又以大小姐无所出为由,又新置办了三个通房丫头,一年后更是娶了两个良配进门,宠妾极甚,弄得大小姐三天两头回家闹,闹得林氏头疼不已。可这桩婚事是大嫂生前就定下的,也是侯爷点的头,作为二夫人的林氏,虽然掌家,却也没有半分办法。

好在一年前,安阳侯因官职调动,举家搬迁去了西北,大小姐即便再不愿意,也只能跟着夫家离开了京城,之后即便她在夫家再受委屈,山高路远的,也再难回娘家哭闹了,林氏的烦心事也算是告一段落。

最后,就是大嫂的二女儿,因为生在自己的女儿之后,所以是永安侯府的三小姐。这位三小姐今年刚十一,生得算是清丽可人,可脾气却坏的厉害,不仅刁蛮无礼,而且不学无术,自己女儿还在闺中时,总受她欺负,但因为她最受家中长辈宠爱,二小姐也只能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