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佳拍卖公司的小洋楼前,有个很大的广场。平时,广场上鸟都没几只,但今天,空旷的广场上突然多了很多人。
有一说一,沈明月觉得背后那人的动作搞得太明显了,一个普通人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在一天时间召集这么多人来看热闹?
现在可是八十年代,连电话都还没普及,通讯全靠吼,这些人都是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
陶弛透过三楼的窗户,看向人声鼎沸的广场,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其实早就猜到是谁在背后搞德佳,但没办法,他还就得往人家的套子里钻,不然臭的是德佳的名声。光拍品真假存疑这一点,就足够瓦解德佳在安城的一切努力了。
无论如何,这幅奔马图都必须是真的。
他回过头,对守在办公室里的员工说道:“走吧,我亲自去会会他。”
广场中间,安置了两张大书桌,书桌上放着一幅卷轴,李作元背着手立在书桌旁,唇角微勾,神态闲适,仿佛早已笃定今日的胜负。
“怎么还不来呀?”围观的人起哄,“那个什么拍卖行是不是不敢来了?”
“肯定是,假洋鬼子,在我们的地盘上,怎么敢放肆?”
“就是要好好打这些假洋鬼子的脸,不然他们就该爬到我们华人头上作威作福了。”
“古玩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哪儿能让这些假洋鬼子来碰?”
“……”
现场乱乱哄哄,说的都是德佳的坏话,沈明月毫不怀疑,再这么发展下去,可能就要演变成反对德佳的示威游行了。
就在这个时候,陶弛带着德佳的人出现了,后面跟着一串保镖,个个西装革履,跟外国电影似的。群众就跟看西洋景一样,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去看。
“李先生,下午好。”陶弛伸出手,要跟李作元握手。
但李作元根本没伸手的意思,只转头跟旁边一个年轻人道:“去请几位专家来。”
陶弛笑着收回手,脸上不见尴尬,“不知李先生请了哪几位专家?我也把德佳的几位书画方面的专家带来了,大家一起探讨交流。这是毕卓,刚刚结束的安城鉴宝大赛第一名获得者,我们的安城鉴宝王。”
他的话音刚落,人群里就响起一阵叫好声。沈明月见旁边的约翰卖力地鼓起了掌,她也象征性了鼓了鼓掌。
原来让他们来,真是来撑场子的啊。不过也对,大佬讲话,要是就是要为大佬撑起场面的呀。
小卒子沈明月不仅鼓了掌,还吹了声贼响亮的口哨,见约翰看向自己,她笑着说:“必须给陶总撑起啊。”
“啊,对!”约翰点点头,手拍得更响了。
这边,陶弛刚介绍完德佳的专家,李作元请的专家也到了,他一一介绍道:“这位是安州省美术学院的郑教授,这位是安州省美术馆的张馆长,这位是安州省博物馆专攻书画的研究员李专家,这位是著名画家杨先生,研究临摹施广平画作超过二十年……。”
沈明月不禁感慨道:“个个都是泰山北斗型的人物,跟人家一比,咱们的阵容仿佛有点寒酸啊。”不过,对方真是连掩饰都懒得掩饰啊,用屁股想想也知道,普通人怎么能请得动这么多专家到场助威呢?
约翰不愧是公司的忠诚员工,随时体现了护犊子的优秀品质,“都不过是些虚有其名的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