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瘟疫来袭(上)(1 / 2)

清阳序 荼荼如惑 1737 字 2个月前

在水患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瘟疫。

当萧丛赶到水患发生之地,景川镇时,当地已经有了不少人生病。

根据往年的经验,萧丛当即让人把尸体焚烧。

挨家挨户地看了一圈后,萧丛总感觉身后有人在盯着自己,可是一回头,却又什么都没有。

而萧丛的感觉不错,盯着他的,正是徐陵派去的暗卫。暗卫因为长相普通,又擅长隐藏,所以在军队里并没有暴露和引起怀疑。

跟着来的太医意识到事情不对,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面纱,找到萧丛,

“将军,带上面纱吧,这东西我在草药里泡了很久,能抵御一部分毒素。”

萧丛接过,又看了看埋头苦干的士兵们,

“东西够不够,给大家都发下去吧。”

“将军放心,太医院早有准备。”

话落,一旁走过来两个士兵,抬着一个硕大的箱子。箱子打开,里面是满满的面纱。

分发下去,送到各个士兵的手里,萧丛又把众人聚集在一起,

“往往水患之后,紧接而来的就是瘟疫。你们都是勇士,敢和我加入到这场战斗中来,但是记住,一定要保护好你们自己。发现尸体,第一时间一定要焚烧,减少传染范围。听明白了吗!”

“明白!”

众人在忙碌这,一旁突然冒出来一个人,在萧丛耳边悄悄说了什么,萧丛看了看人群,转身离去。

暗卫见到这一幕,也悄悄跟过去。

寂静的巷子里面,萧丛和手下在一起谈话,

“都安排好了?”

那人点头,

“您放心,那些孩子都已经安置好了,今晚就会送回门里。”

“好,安排好就好,别让人发现。”

暗卫听到两人说的话,不敢多留,转身离去。

入夜,暗卫放出一只信鸽,第二日清晨,那只信鸽就出现在徐陵的窗前。

徐陵拿下信鸽脚下的信,一边转过身,一边打开。

“萧将军与神秘人交谈,提及孩子,夜间送离,目测二十人左右。另,瘟疫有泛起之势。”

徐陵拿起笔,蘸了蘸墨汁,写下,

“继续观察,注意安全。”

走到窗边,徐陵拿出吃的喂给鸽子,又把信放进鸽子的信筒上,捧起它扔了出去,鸽子借势展翅而飞。

徐清阳正在对账本,一手拿着账本,一手打着算盘。五根手指在算珠上打的飞快,清脆的声响在房间中响彻,就连温辰安走了进来徐清阳也没有发现。

看着认真的徐清阳,温辰安示意周围的人不要出声,自己就坐在一旁,墨儿贴心地端上来一杯茶。

一盏茶的时间过去,随着徐清阳的手停下,算珠的声音戛然而止。徐清阳叹了口气,转了转有些僵硬的脖子,一回头,眼神不经意地瞥到一个人影。

徐清阳吓了一跳,一转头,竟然是温辰安,

“辰安?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温辰安笑道,

“怎么把我说的像一个鬼魂一样,只是你太认真了,才没注意到我。怎么样,算清楚了?”

徐清阳点点头,

“是啊费了好一番功夫,你过来看看,这几日的流水竟然有七两百银。如今,我真觉得父亲当时的决定对,从府里拿出来一千两白银去买粗粮,不然就咱们几个凑的钱设粥棚,哪里够啊。”

这是徐清阳第一次做这种事,竟然不知道原来设粥棚不止要有心,还有有钱。徐清阳发放白粥和馒头,一日两次,还有请大夫给他们看诊的诊金,银子如流水一般往外流。

想到自己平日里只有张昭留下来的田地收入,心里竟然心疼起钱来。

温辰安看出徐清阳的心思,走到一旁劝慰道,

“既然做了,就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若是银钱不够,你就和我说。遥安斋的生意好,我那些钱留着也是留着。”

看到有人支持自己,徐清阳心里觉得暖暖的,可是她自然不会用温辰安的钱,

“如今米是稀有物,若非我们早早地存下来了,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况且我听父亲说朝堂上已经想办法了,打算在城外建一座寺庙,就征用这些流民,还会给他们工钱呢。”

温辰安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办法好,

“虽然国库充足,可是流民不能一直被救济。如今大兴土木,流民有了事做,还有钱挣,过段时间大水消散,这些人可以拿着钱回去务农,或者做一些小买卖。”

见温辰安一点就透,徐清阳笑道,

“不错,你这样懂,若是以后不做官真是可惜了。”

两人相视一笑,一旁的香菱和墨儿悄悄退下。

出了门,墨儿低声说道,

“看姑娘和温公子在一块儿,不知怎么的,让人觉得很般配。”

香菱回头看了看,见两人还在说话,听不到这边的动静,也放低了声音,

“我这回知道,为何嬷嬷从前不喜欢卢公子。”

墨儿一愣,疑惑地看向香菱,

“为何?”

香菱朝着徐清阳的方向抬了抬下巴,

“你瞧,温公子和姑娘在一块儿,手一直都是背在身后。可是从前卢公子在的时候,都不注意这些。还有啊,温公子也不会随意和姑娘有身体上的接触,这才是真正的喜欢呢。”

墨儿年纪小,对于这些感情事有些不懂,

“没准是姑娘以前太可爱了,卢公子忍不住呢,毕竟几位公子也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