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及时播了款项当地官府也从四周抽调了人力,但是迟迟不见效果。
皇上最近也是因为这件事情感到头痛不已。
“皇上。”兵部尚书曹仁站了出来。
“曹爱卿请讲。”
“臣认为此次汛期爆发快速猛烈,我们应付如此捉襟见肘是因为堤坝修防不力。”
“加上虽然播了钱财下去,但是落到实处的部分我们尚未可知…”
户部尚书站出来说道:“曹大人说的固然不错,只是先帝在位时期就已经耗费巨大的财力劳力修建堤坝,时隔多年,这项工程还没有建成。”
“眼前这局势要修建堤坝,怕还不现实。”
“所以臣认为还是应当下放钱款,先集中精力应对这次的灾情才好。”
曹仁接话道:“大人说的不错。”
“臣并不是说要修建堤坝,只是如果只是治理灾情只怕也是治标不治本,难免在救灾过程中在生事端。”
“所以臣认为,要双管齐下。而且应当派可信的人去检查着,让人和财都用到实处。”
“两位爱卿所言有理啊。”皇帝点头道。
“这件事情你同几位尚书大人再行商议,之后做出一份决策给我。”
“臣等遵旨。”
太子听着一众人议论朝廷之事,可是自己却插不上嘴,皇上似乎也注意到了太子的异常,转头询问:“不知道这件事情太子是怎么看的?”
“回父皇,儿臣知道江南有一位大臣名叫赵飞鹏,这几年一直兢兢业业,百姓也称赞他,他身在渝州,怕是对这件事情了解比较深,也可以避免百姓受到其他苦楚。”
皇上听了之后沉吟片刻,“这次事件非同凡响,太子既然心忧百姓不如此次去处理这件事情如何?”
太子知道皇上这句话是要考验他了,不做思索立马跪身在地说道:“儿臣遵旨!”
这件事情他做好了,就能打击一下晗王嚣张的气焰,但是倘若做不好,他这太子怕是要当到头了,不过他内心却并不慌张,这么些年已经过去了,他从来没有放松过在这方面的学习,而且他相信只要有尹桑榆的陪伴,事情总不会那么难。
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是考验,但同时也是一种机会,但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意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倘若这次他能够过去,帮助百姓逃脱此次苦海,那应该是他心中最愿意的事情了。
而在另一边的尹桑榆看到官驿给的梅花笑出了声,站在一旁的温染不解的看着面前的光秃秃的枝桠挠了挠头,“公子,裴小姐送这个做什么呢?”
尹桑榆笑着说:“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说着又转头对温染说道:“找我放在屋内的那个瓶子,把它放进去。”
温染不明所以地应了一声,刚走出去没两步,又被尹桑榆叫住了,“不了,我自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