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村里的图书馆(2 / 2)

卫桦有时会到县城去照顾一下火车站那边的供销点。

他则一直专心在这边工作。

五年的时间里,他也成功地把村里的年轻人培养成司机、饲养员、工人。

今天是开春第一天播种。

他就知道牧小凡两口子回来,便特意让大家伙在门口等着。

种子和春播的工具以及肥料早就已经准备好。

就差一声令下。

黑色的轿车稳稳停下,二人从车里下来,等在生态园门口的年轻人迎上来。

杨村长也站在生态园门口。

五年的时间也让他生出了些许的白发。

但即便操劳他也高兴。

他已经连续五年被评为县里的劳模。

家里也盖起了新瓦房。

还买下了拖拉机。

两个儿子现在在县里面读高中,二人都长着志气准备要去读大学呢。

这一切都是在牧小凡和霍湙的影响下形成的。

村里年轻一辈的孩子们大多都在县城读书,大家都是满怀志向。

年纪稍长一点的都成为了工人。

除了每个月的固定工资之外,还能够做点小生意,赚些外快。

更让杨村长得意的是,二河村不仅实现了致富,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牧小凡在村里兴办的图书馆,每天晚上都有人挑灯夜读。

尤其是回村创业的那些孩子们,都显示出极高的积极性。

“牧厂长,今天是周三下午您还会到图书馆给大家讲课吗?”有个年轻人举手问。

杨村长嫌弃的挖他一眼。

“这孩子不懂事,你们二人才从省城回来一定很忙,应该也很累,早点回县城休息吧,今天的讲课就免了。”

牧小凡的确忘了这件事。

“今天没备课,但是我跟大家聊聊我见到的新鲜事儿吧。”牧小凡在年轻人的簇拥下来,到了村部旁边的图书馆。

说是图书馆,其实就是三间大瓦房。

有两间是专门摆放书籍,而且安排了座位可以供年轻人读书的。

另外一间则安排了黑板和座位。

这里是临时讲课用的。

二十几个年轻人聚集在教室里,眼睛里闪烁着光芒,细心的听着牧小凡的讲解。

当听到关于沪城的那些新鲜事的时候,居然还有人举手提问。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牧小凡倒是没觉着。

一直陪在旁边的霍湙,手里捻着那两张电影票,心里发酸。

虽然两个人每天都工作在一起,他怎么就觉着属于他自己的时间那么少呢?

牧小凡看了一眼手表。

“好了,今天我们就讲到这儿。”

“下周三我来上课的时候继续给大家讲讲。”

杨村长早早的等在门外。

急忙给牧小凡递上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