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门口有个要饭的(1 / 2)

“别着急,慢慢说。”牧小凡叫住杨村长,看他一脸的紧张模样。

这又是在哪里听来的消息?

二河生态园自从成立以来,连续两个半月给二河村、甚至江源县都带来了极好的经济效益。

牧小凡和霍湙接到的订单连续不断,外省、外县过来参观的人员又络绎不绝。

江源县的招待所一度客满,后来参观人员就住到村里的农家,一来二去便也给农家带来了不少的收入。

“真的,小凡,我听凌水县的人说,那边的生态园也很大,占了整个儿山头呢!”杨村长比划着,动作有些夸张。

自从生态园运行步入正轨之后,牧小凡便把主要精力往到食品厂的生产上,生态园主要交给霍湙来打理。

每周她会回村住两天。

霍湙一边削着竹条一边不以为然地道:“村长,你不是说去收竹篓了吗?咋又空着手回来了。”

夏季,二河村里河水充盈,围着生态园里的几座园子,有几条小溪流过,每条溪水岔里都有绿萦萦的水草浅滩。

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浅滩里的锦鲤成群地游来游去,有时用手就能抓住几条。

霍湙便把这个项目开发为游人付费的游览项目,只要交上十块钱,鱼可以随便抓,抓住的也可以带走。

但只有一个条件:抓鱼的竹篓需要游人自备。

这就又带动了另一项产业,二河村的手工编织。

杨村长这几天正组织农闲的村民在村部的院子里搞手工编织,个家都做好自己的标记,每个竹篓卖两块钱。

手艺好的,每天都能卖掉十几个竹篓呢!

“小凡,你就不着急?”杨村长又凑过来,仔细地地描述着听来的消息。

牧小凡笑着放下水杯,“杨村长,你咋涨别人威风呢?凌水县的生态园就算是占了水帘洞,咱也不怕。”

“那是,那是。”杨村长又絮叨了几句话,忙回去收竹篓。

霍湙见他走远,把怀里揣着的两颗粉中通红的水蜜桃递给牧小凡,“后山上摘的,咱们村里先前种不活一棵桃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后山还长出了这么漂亮的桃子。我没让他们尝,就留着给你吃。”

这是牧小凡从手表空间里移栽出来的桃树,没想到竟活了过来,还结出这么漂亮的大水蜜桃。

“好吃,你也吃。”牧小凡咬上一大口,把另一颗大的递给霍湙,“这种村怕冻,等秋冬时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保护一下。”

二人又商量着在生态园区里加几处凉亭,“可以再加几处长椅,原本没想太多,现在不少人都愿意在园区里坐着赏景,秋天也可以看枫叶。”

“凌水县那边肯定是连忠搞出来的。”霍湙也咬下一口桃子,甜滋滋的桃汁渗进嘴里,软腻的口感让人很想多咬几口。

“说也奇怪了,这些水果的味道和我们水果店里的味道有点像。”霍湙也是无心地说道。

当然一样,都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

牧小凡忙指着远处的一群游客,说道:“蔡姐最近倒是不大忙,总过来逛。”

自从生态园开始营业,蔡芬差不多就失了业。

现在除了偶尔可以送送牛奶,牧小凡这边的生鲜果蔬都是通过生态园出售,她差不多断财路。

沉寂了几天之后,蔡芬突发奇想,竟在县城里拉拢人们过来参观,每人收取一块钱的参观费,给牧小凡五毛钱,她自己留下五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