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报社来人(1 / 2)

“老同志,我还真就不信,你说那几缸进了雨水,我倒是没什么可说的,可是进老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莫老也不说话,只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看着牧小凡现场指挥工人们处理那二十六缸的老料。

果然,他指出有老鼠的那几缸里不是打捞出老鼠屎,就是真的捞出了死老鼠。

另外有问题的那些老料也都被悉数倒掉。

“啧啧,败家呀!有两口缸里的老料还是酱油车间建设之初,我们老厂长亲手下的料呢!”

“就是呀,这得多少钱呀!”

“都小点声吧,人家老同志说的对着呢,俗话说不破不立嘛!”

酱油车间的工人老实干活,看热闹的其他车间的工人也都不敢再议论。

史大力不挑头挑刺,众人也没人敢说什么。

只剩下最后一缸还能用的老料,在莫老的指点下,送进了车间里。

又按着他的要求,把新料处理好,下到杀菌过后的泥缸和水泥池里。

莫老又指点了几句,这才离开。

霍湙把莫老送回家,回家的路上见池妍风风火火的骑着自行车大街上急奔,自行车上还挂着饭盒,看样子是去给谁送饭。

霍湙回到厂里,见工人们都在按部就班地工作,牧小凡在面包车间里忙着,便直接去了百货大楼。

面包车间相比于酱油车间要好得多。

牧小凡引进的新式烤箱,功能齐全,温度可控,节省了工人们的许多流程,在马越超和王曾强二人的指导下,一批工人骨干很快成长起来。

虽然不能完全掌握面包的制作的精髓,但也开始步入正轨。

工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牧小凡两边跑,两边工厂的工作都不落下。

尤其是二河食品厂生产出来的汽水和面包悄然成为了江源县的头号优质产品,老百姓认可,销量就高起来,销量高收入就多。

短短两个月时间过去,二河食品厂的名声可就大起来。

居然有外县外省的订单。

四月末,天气暖得让人总想打盹。

牧小凡正在办公室跟张芳、张平开会,她二人被牧小凡提拔为副厂长,张平主抓业务,张芳主抓后勤工作。

“厂长,我们还缺人手呀。”张芳把食堂的事务汇报完,把当月的开销记录递给她,“工人们上交的伙食费还有结余,你看?”

“工人们的伙食费不准有结余,我再给添上二百块钱,以后每个月底,咱们都打打牙祭。包饺子还是炖红烧肉,你自己看着办。”牧小凡又道:“以后,这就是规矩。如果当月有传统节日,这顿大餐就调整到节日当天。”

张芳听着高兴,一边应下一边把自己的设想说出来。

“厂长,后勤部现在就我们三四个人,除了食堂的大师傅,我们几个人每天都得跑前跑后,实在有些忙不过来。”

“那就贴招工广告。”牧小凡问张平:“各车间有没有缺岗的。”

“暂时没有,酱油车间情况好转之后,工人们的工作热情提高。现在冰棍车间和汽水车间的人手都够用,我的想法是为了节省开支,我们可以雇几个临时工。”

三人商议好,便把车间主任叫过来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