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小凡提着布袋子进门。
柜台很长有十几米,正中间的柜台前有六七个倒梯形的大漏斗,漏斗里侧通向柜台里装粮食的木槽,木槽里堆着面粉、玉米面、高粱米面、大米、小米、黄豆。
柜台上方扯着两条粗铁丝绳,铁丝绳上面挂着十几个大铁夹,登记过的粮本被大铁夹滑动着送到另外一边,接到粮本的粮管员,根据上面的数量给社员和知青们分装粮食。
出粮口的漏斗上边,粮管员敲打着铁撮子,早就等在sp;随着出粮口的漏斗一声闷响,白色布袋子实。
口粮有着落了。
牧小凡排着队,先把自己的那一份领完,又把马老太的粮本递上去。
她居然领到了二十斤白面,三十斤的玉米面,二斤豆油!
这可是十个知青一个月的口粮。
从粮管员的口中得知,马老太的三个儿子都是现役军人,口粮都是他们省下来转给马老太的。
在门口叫来一辆人力独轮车,牧小凡帮着装好车,打算扶着马老太回家。
结果,马老太却让人力车把东西送到了不远处的一条小巷。
这里是二河镇里的黑市,已经颇具规模。
供销社里白面一毛八分钱一斤,豆油七毛八分钱一斤。
马老太定价白面两毛钱,豆油八毛钱。
虽然比粮站贵上二分钱,可这些东西就是加上三四分钱也有人买。
看着马老太掏出一杆铁秤,牧小凡忙接过秤杆,“大娘,左右我上午也没什么事,我帮你卖吧。”
牧小凡想了解一下黑市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