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翘着二郎腿坐在矮凳上的大婶,率先开口为洛深打抱不平。
这个人的声音很熟悉,似乎是认识的人,双喜歪头望向那个大婶,一眼就认出是住在同一条街的苏氏。
苏氏是个很直爽的人,平时与她们的关系还算不错,经常会带着自己的小孙子过来串门,一来二去,小孙子便和年纪相仿的秦穆旬成了朋友。洛深对秦穆旬一向宠爱有加,自然也爱屋及乌,她对他的朋友一样很好,再加上小孙子又长得讨喜可爱,总是会拿一些小吃给他吃,还不肯收取一分钱。
苏氏早年丧夫,独自一个人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将年幼的儿子拉扯大,又张罗着给儿子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媳妇,很快又有了小孙子,本以为终于熬出头,到了含饴弄孙享清福的时候。谁知儿子嫌在城里没有出路,在小孙子只有两岁的时候,便带着儿媳妇去外面打算闯一番事业,把年幼的小孙子丢给苏氏来抚养照顾。
年近半百苏氏的身体还算硬朗,却不想让儿子和儿媳妇到外地去闯**,更不想独自一个人照顾小孙子。这些年她真的过得太辛苦了,只希望一家人能够在一起,一直健康快乐,无病无灾。她也不想要很多的钱,只要温饱没有问题就够了。
但她改变不了儿子做出的决定,也无法做到不照顾小孙子,毕竟那是自己唯一的亲孙子。
而这些年,儿子和儿媳妇周转到各处做生意,一年之中可能都回不来几次,小孙子都记不清他们的样子,对他们的感情也很淡薄。家里有些事情,做为弱质女子,而且还年老的苏氏根本解决不了,周边的街坊邻居帮一两次忙还是很乐意,但次数多了就不愿意了,找各种理由推脱。
可自从洛深和秦二牛搬了过来,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只要听说她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洛深二话不说就把秦二牛派过去帮忙。
双喜想,大概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苏氏心存感激,所以才会第一个出来仗义执言吧。
而在苏氏说完之后,其他人也陆续发表自己的看法。
“你女儿上午不是才给你三十两银子?这还叫没有孝心吗?”
“三百两可不是一点银子,你女儿做生意也不容易,是真的拿不出来。你这个做娘的,怎么一点也不知道体谅她的难处?”
“做人要知足,太贪得无厌可是会遭雷劈的。”
望着一个接着一个数落自己的众人,洛母完全怔住,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浑浊无光的眼睛里全是迷茫和不解。
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所有人都来指责她?这和她想要的结果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