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挑一位皇子前往(2 / 2)

原本还持怀疑态度的人眉头紧锁,开始觉得悲戚,路啸廷若是战死也就罢了,有淮山这个天然屏障,说不定还能抵挡越西敌军几年,路啸廷若是投敌,昭陵就真的完了!

“路啸廷独子路横州也在军中,这些年他立下不少战功,此次大战,他被陛下钦封为左副将,昭陵以左为尊,路啸廷若是不在,路横州应是最高统帅,怎会由右副将越级上报朝廷?若是路横州也遭了意外,贺勇的书信中为何没有提及?”

苏时寒毫不慌张,思路清晰的分析时局,一些人的心思又活络起来,连赵震珩都破天荒的没嫌苏时寒话多,拧眉思索。

苏时寒一直观察着赵震珩的反应,见状立刻道:“之前我审过案犯苏问春,她在幽冥之战后,见过路啸廷,那七万残兵是路啸廷带回淮山的!”

苏时寒语气笃定,不容置疑,站在后面的卫恒犹豫了一会儿举着象牙笏出列:“启禀陛下,苏大人审问案犯那日,臣也在场,臣可以作证,案犯确实说她见过路啸廷。”

贺勇说战败后便与路啸廷走失了,苏问春却说在远烽郡见过路啸廷,两人言辞矛盾,其中必然有一人在撒谎。

“陛下,苏忠国是否投敌尚未可知,案犯所言不可轻信啊!”主战派的官员开始站队,魏诤既然一开始提出这件事,就说明他的立场是相信贺勇上报之事,他都信了,手下的人自然也是信的。

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贺副将越级上报,来信中只字不提左副将路横州,疑点更大,他的话岂不是更不可信?”

贺勇说的人可是战无不胜的路啸廷啊,他怎么可能就这样消失不见?

两边各执一词,眼看又要吵闹不休,中立派的御史大人孙鉴又开始出来稳定局面:“陛下,臣有一计。”

孙鉴一站出来,赵震珩的脸色就松缓了许多,这些人怎么不多学学孙爱卿?人家从来不喜欢吵吵闹闹,遇到问题就提出解决之法,根本不会让他心烦。

“爱卿请讲。”

“幽冥之战战败,远烽郡失守,七万大军虽退守淮山,但遭此重击,只怕军心不稳,如今镇边将军行踪又成谜,京都与淮山相隔万里,派人前去调查再回禀耗时太长,且容易滋生变故。”

孙鉴这番分析切中要害,不想造成恐慌,他用‘变故’二字取代了越西国可能发起的突袭。

赵震珩点头,昨夜他接到来报之后一直没有睡好也是因为这个。

幽冥之战战败,昭陵国库空虚,军中人员匮乏,短时间内实在经受不起战火的冲击。

“局势紧张,爱卿有何妙计?”

“臣认同丞相方才的提议,派一人去淮山,稳定局面。”孙鉴先认可了丞相方才所言,在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话锋一转:“但臣认为,路将军功高名重,一般的武将过去只会寒了众将士的心,引起事端。”

路啸廷是昭陵最厉害的武将,不管他是死是降,其他人再去接替,都难以在短时间内服众。

孙鉴停顿了片刻,屈膝跪下:“所以臣提议,陛下派一位身份贵重的人,带一定数量的精锐赶赴淮山,若路将军坐镇淮山,此人可彰显朝廷对众将士的看重,安抚军心,若路将军不在,以此人的身份,也可号令千军,一呼百应!”

这提议当然是再好不过,但……哪有这么合适的人选?

赵震珩也很喜欢这个提议,眼眸微亮:“那爱卿觉得,谁能担此重任?”

话音落下,议政殿寂然无声。

孙鉴身子伏地,几乎五体投地:“臣以为,陛下可在诸位皇子中挑一人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