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需与太子商议(1 / 2)

“臣只是为了安全起见。”

苏时寒俯身朝赵震珩行了一礼,并不接卫恒的茬,仿佛他真的一心为了昭陵着想,并没有针对卫恒的意思。

卫恒一下子被苏时寒激起怒火,正要与他辨论一番,赵震珩沉沉开口:“卫爱卿不必如此,朕既委任于你们,便是信任爱卿的能力。”

赵震珩先安抚卫恒的情绪,然后话锋一转:“不过苏爱卿说的也不无道理,巡夜司一直由周爱卿统领,该怎么行动自然由周爱卿说了算。”

言下之意就是,旁人什么都不懂,就不用掺和进去了。

九五之尊都开了口,卫恒自然不好再坚持,只能拱手应是。

赵震珩把卫恒脸上的不甘愿尽收眼底,又看了眼苏时寒脸上的淤青,心里门儿清有点想乐,面上却是一片冷沉:“卫爱卿昨日去廷尉府看了案犯,可有什么新发现?”

明明苏时寒才是主审,他却故意挑了卫恒问话,其中深意颇为耐人寻味。

苏时寒垂头站在旁边,面色未改,连看也没看卫恒。

卫恒保持着弯腰拱手的姿势,低头看着地上厚实的羊毛地毯,地毯是漠北产的,毛色雪白,质地绒实,踩上去一点声音都没有。

就像死在远烽郡那八万将士,他们阵亡前在战场上发出的嘶吼,怎么也传不到京都来。

挡在京都和他们之间的,是太子还是其他隐藏得更深的人?

思绪飞转,卫恒脑袋垂得更低:“启禀陛下,案犯伤得很重,尚在恢复中,昨日清醒了一会儿,也只说了一些幼时的旧事,不曾说出其他有用的线索。”

这个回答让赵震珩不大满意,他又偏头看向苏时寒:“卫爱卿所言,苏爱卿认同吗?”

“启禀陛下,臣以为在没有新的线索出现以前,可先查路将军这一年中送回朝中的书信,也许会有发现。”

苏时寒说得平静,又提起了前几日在朝上说过的话。

赵震珩不知道他的脑袋怎么就这么轴,先前说了宁可错杀一千,就死活不改,后来说想查路啸廷,都被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还敢不怕死的提出来。

“苏爱卿,朕说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赵震珩压下脾气试图跟苏时寒讲道理:“幽冥之战大败,路啸廷带着七万残兵退守淮山,如今军心不稳,朕若在此时大张旗鼓的调查路啸廷,这不止是寒了众将士的心,更是在逼着路啸廷造反!”

路啸廷若反,昭陵必亡。

所以就算路啸廷真的有什么过错,也要熬过这段时间,等他班师回朝,交了兵权再说。

“臣只要兵部文书的查阅权,远烽郡作为此战的粮草囤积地,郡守苏忠国上呈兵部的文书也不少。”

苏时寒换了说法,苏忠国现在已经被扣上投敌叛国的帽子,他要查苏忠国是天经地义,若是途中‘不小心’查出点别的,那也是别人运气不好。

卫恒听出苏时寒的意思,脑中灵光一闪,立刻附和:“陛下,臣以为苏大人此计可行!”

卫恒方才还与苏时寒不合,这会儿突然帮苏时寒说起话来,赵震珩便没有立刻否决这个提议,沉思片刻,掀眸看向周巍然。

周巍然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吓了一跳,连忙开口:“陛下,臣只是一介武夫,不懂断案,不过卫大人都说可行,想来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周巍然心里不爽苏时寒,故意这么回答,算是顺手送了卫恒一个人情。

赵震珩不说话了,食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桌案,半晌才开口:“兵部目前由太子协理,两位爱卿执意要查也不是不行,只是想拿到什么样的权限,需自行与宸贤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