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关心的一点(2 / 2)

若是自家媳妇儿不在,他自己一个人住屋顶上都不算什么。

但自家媳妇儿可是千里迢迢过来的,他受委屈可以,她可不能受罪!

圣上也知他心疼媳妇儿,“这个放心,皇后早就已经吩咐下去了!不管是吃的住的,还是用的,都是按照你们夫妻二人的喜好来的……”

得了这句话,宋墨就主动拉开了话头,“圣上,这里是臣几人在路上整理出来的资料,您可以先看一看。”

圣上见他手里拿着好几本册子,就知道这家伙其实是早有准备的。

他立刻走了过去,将册子拿过来,仔细看了起来。

这一看,就足足是半个多时辰。

他看册子的时候,宋墨就让自家媳妇儿该吃吃该喝喝,一点儿都不让自家媳妇儿受委屈。

见圣上看完了,他才示意小太监将吃的撤下去,留下了喝的。

吃饱喝足的顾甄也注意到圣上已经将册子看完了,便主动开了口,“圣上,您觉得这些东西可有问题?”

“问题有没有,我不是很清楚。”圣上说,“但我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我要一一问问你,才能心中有数。

就好比你说的这个再生稻,我就不是很明白。这稻子都已经收割过一回了,怎么还能生第二回呢?

还有你说的这个,西北这一块的气候不同江南,干旱缺水得很,你说要修建沟渠,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儿……”

他的问题很多,顾甄只能一个一个来回答。

“回禀圣上,再生稻的意思,就是第一茬的稻子收割后重新长出来的稻子。这茬儿稻子,产量不如头茬,但品质是要比头茬好一些的。

臣妇是想着……”

“你不用拘束,今日没有君臣,就都以你我相称吧。”

宋墨说的对,关于顾甄身上发生的事情,圣上其实通过国师大人已经知道了一些。

他知道顾甄对大昭的规矩并不是很熟悉,加上这会儿他只想大家能够自在的一起讨论这些事情,并不想太拘束。

毕竟规矩多了,只会耽搁时间。

顾甄见他都这么说了,就朝宋墨看了过去。

见宋墨点头,她也就照办,“那我就继续了……我是想着,左右中南地区的地,大部分都只能种一回水稻。

且种了这一回后,这水田干放着也是放着。既如此,那就收割以后,不清理这水田先,任由这苗子继续长一长!

长出来的再生稻虽说不多,但对于当地的老百姓来说,一斗米也是极其珍贵的。”

“而西北兴修水利之事儿,不是一两日就能成的。”她祖国的南水北调工程,都花了不少心血呢,如今的大昭,条件远不如她的祖国,成事之期,只会更远。

“但就算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这也是大昭必须要走的一步!”顾甄斩钉截铁的说,“您是知道的,西北当地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有多差……”

那边气候本身就差,加上战事连连,老百姓一直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如果再不做出点改变,他们要怎么活下去!?

“那你说说,这西北兴修水利之事儿,具体要怎么落实下去?”圣上最关心的,就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