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压根就不觉得累。
她现在每天基本上都在家里待着,也就只有做衣裳的时候觉得时间快一些。
这要是平时,他不在家,她就一个人,日子可难过了!
王跛子听了,当下就有些不知所措,“媳妇儿,可是你这样子做衣裳也费眼睛。要不,要不我们就先放一放吧。
顾娘子不是说了么,她会给咱们介绍一个靠谱的裁缝……”
有裁缝帮忙,他们就可以省心很多很多了。
若是什么都亲力亲为的话,她的身子肯定是顶不住的。
将这些事情交给别人的话,杨氏其实是不放心的。
但这人是顾甄寻的,她自然不会多虑,“这不是还没到开门的时候么?我就是想着,现在这个时候我自己多做一些,以后就能多卖一件。”
她店铺里的这些衣裳虽说没有顾甄铺子里的贵,但价格比较吸引人,多卖一身衣裳,那她就能多挣一些钱。
说到银钱的事情,她考虑的事情始终都是要比王跛子多一些的。
“当家的,顾甄家的三个孩子去城里读书,其实是花了不少钱的。”她操心的都是孩子们这一块的银钱,“我觉得吧,我是孩子的娘,吃的穿的都差一些,是不要紧的。
但孩子们不能遭这个罪,我希望我们的娃娃也能够去书院里读书,有见识一些。
我不想他们跟我们一样,一直都在村子里讨生活。”
虽说村子里的日子比较安稳,但若是穷苦人家,那就真的是水深火热了。
她若不是遇上了顾甄,若不是遇上了王跛子,与吴大强和离后,她下半辈子的生活压根就不会好过。
王跛子知道她这么卖力就是想要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生活。
他道:“媳妇儿,你的意思我是明白的。但这些事情吧,是急不来的。这段日子你也不用操心什么,你只管安心的养身子。
铺子里的事儿,都有我呢。我与顾娘子约好了的,过几日我就去她家跟她学一学看铺子的本事。
且大树也说了会教一教我,有他们搭把手,这段日子我肯定是没问题的。”
“至于我们的娃娃,你就更加不用担心了。”王跛子是不会让孩子吃苦头的,“我自己就是苦过来的,我还能让孩子们吃这个苦头么?”
听着自家男人说的这些话,杨氏的心着实是踏实了一些。
她知道,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操心,就能立刻有结果的,“好,我知道了,我会好好休息,不会累着自己的。”
两日后。
顾甄再次收到了宋墨的信儿。
上一次,他说已经到了西北,一切都好。
这一次,他说他们打了一场胜仗,局势明朗,最快三个月之后就可以休战。
古代怎么打仗的,顾甄并不清楚。
但二十一世纪怎么打仗的,她心里有数。
在二十一世纪这么发达的年代,打仗的时候吃苦受罪的都是老百姓多。
大昭这么落后的世代,那就更不用说了。
莫说是寻常百姓了,就算是将士们,怕也要在战场上吃不少苦头。
想到这里,她看着信上这寥寥几句话,心就慢慢沉了下来。
最快都要三个月,那慢一些的话,怎么都得半年起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