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寻思你们昨儿夜里刚刚到,这一路奔波的,肯定都没什么心思做早饭了的。
所以呢,我就多做了一些,给你们带过来了。”杨氏说。
她做的是饼子,陈大娘婆媳二人做的是包子。
看着她们带过来的这些吃食,顾甄都有些哭笑不得了,“你们莫不是将自家的粮食都拿过来了吧?”
“哪里啊,家里还有呢!”冬枣说,“你们先用早饭吧,等吃过了早饭,我们再跟你说一说最近摊子上的情况……”
顾甄不在的这几个月里,摊上的生意虽说没有之前好了,但其实也还不错的。
哪怕是现在大雪纷飞的时节里,卤味的买卖都一直很不错。
杨氏负责的成衣买卖因为天气变冷了的缘故,生意是没有夏日的时候好了。
但她跟在顾甄身边做了几个月的事情,也学会了变通。
加上顾甄去京城之前早就吩咐过了的,成衣上的事儿,她可以做主。
于是她与赵寒商量了一番后,就在夏衣的款式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动,做了一批冬衣出来。
本以为这批衣裳不会多受欢迎,但谁知道,刚刚拿到铺子里的那一日,就售卖一空了!
后头他们铺子里的裁缝拼了命的赶货,也供不应求!
杨氏是个急性子,她趁着顾甄吃早饭的当口,就将自己负责的这个板块的情况仔仔细细的说了清楚。
“现在冬衣的生意是真的很不错,你兄长也是个做买卖的料子!我负责让裁缝们做衣裳,他负责卖这一块!
光是这三个月,我们就已经靠着冬衣挣了两千两了!”
两千两,按照顾甄先前允的,成衣这一块的进账,刨除成本以后,是可以按照三个月为一个季度,给她一成的!
如今三个月下来,就挣了两千两!
那分到她手里的一成,就是二百两了吧!?
她不确定的将这个比例说了出来,问:“顾甄,我没有算错吧?”
顾甄笑着说,“没错!两千两的话,你的确是可以拿二百两!”
说罢,她就让端嬷嬷去取银票了。
“夫人。”端嬷嬷动作很快,没一会儿就将银票拿了过来。
顾甄将银票给了杨氏,“这是你应得的。”
看着自己手里的那两张一百两的银票,杨氏真的是好半晌都回不过神来。
同样回不过神来的,还有陈大娘婆媳二人。
因为顾甄简单的查账以后,就直接将属于她家的三成给了他们,“这三个月来,摊子上一共是挣了九百六十两的利润。
按照三七分的约定,你们能拿三成,就是二百八十八两银子。喏,这是你们的,大娘,您拿好了……”
摊子上挣的钱虽说没有成衣铺子的多,但因为老陈家占比比较多,所以分到手的钱,是要比杨氏多的。
先前看着杨氏能得二百两银子,陈大娘婆媳二人就已经很惊讶了。
如今一听自家分到手的比杨氏的要多一些,她们婆媳二人好半天都不知说什么才好。
端嬷嬷见她们两个目瞪口呆的,就笑眯眯的说,“两位不用惊讶,这是你们应得的。
我家夫人不在的时候,摊子上的生意,就全仰仗你们家了,辛苦你们了。”
从京城回来的路上,顾甄就已将自己手里的这些买卖与端嬷嬷仔细说过了的。
端嬷嬷是宋夫人给她的老人,她信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