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盛继位之后,改年号为永正。
永正元年,宇文盛率兵亲征吴国,大败吴国。
永正三年,晋军在铁胆将军的率领下直接占领了吴国靠大晋边界的三座城池,活捉了吴国大将。
吴帝惊怒交加,重病而逝,新上任的皇帝怕自己皇位不稳,立刻递上了降表,表示城服的同时,答应每年进贡向大晋称臣。
吴国如此,其它几个周边先前还有些蠢蠢欲动的小国便都开始安份起来,纷纷上表求和的求和,表示愿意附属上贡的递上贡品。
大军得胜回朝,皇后诞下皇长子,天下安定,四海升平,普天同庆。
皇长子出生之后,宇文盛直接下旨封皇长子为太子。
因为皇上独宠皇后,后宫一直空虚,以致于诸多大臣都对皇后颇有议异,生怕皇后过于受宠后宫干政外戚当权,后来宇文盛亲征期间,皇后辅政,河北水灾也是皇后足智多谋才减少伤亡。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也是皇后献计,河北大灾后役情很快得到控制,大臣们这才都闭上了嘴巴。
永正五年,周边小国年年上贡再无动作,宇文盛兴修水利,开放寒门子弟进学仰制世家,世家战战兢兢小心行事,并不像从前一样左右朝政,朝中几乎没有什么大事了,就连皇上宣布有生之年,绝不选秀,宫中只皇后一人足矣时,也无人再敢站出来质疑。
宇文盛也不再像从前一样忙碌,宁心瑶也没有刚入宫之时的草木皆兵。
宇文盛听取了宁心瑶的建议,将早朝的时间从卯时改为辰时,上六天朝休一天。
本来宁心瑶建议是上五天休二天,只是宇文盛与大臣们一时之间都无法接受,所以才择中而行。
如此这般,已是天幸了。
要知道,帝王看起来享受,其实想做好一个皇帝尤为辛苦,每天早上五点起,六点便要上早朝,上午议事,下午接见内阁议事大臣,晚上还在批奏折,天天如此,辛苦之极。
如此倒好,每六天便能休一天,上班时间从早上六点变成了八点,不说皇上,就连大臣们也都感觉幸福多了,可以多睡一会,上朝前还能喝个早茶。
每周休沐,无紧急大事,臣子不得入宫求见。
如此政策这下,周日便成了皇上与皇后的修暇时光,宇文盛便会与宁心瑶形影不离,有时候充当宁心瑶模特,有时候扶着宁心瑶的手一起书画,两人亲自教导太子读书写字。
太子名为宇文啸。
宇文啸的眉眼很像宇文盛,但神韵却有些像宁心瑶,总是喜欢胡闹,半分他爹身上的冷清也无。
这日,宁心瑶为父子两人作画,宇文盛提词,提眼间看着宁心瑶轻笑,有如四月里的细雨缠缠绵绵。
“明日起,每个休沐我们都出宫去玩吧。”他道。
宁心瑶惊喜万分,“真的吗?”
又不确定的道,“可以吗?”
要知道这大晋的鬼规矩,皇后一旦入了宫,那么除了一些特别礼仪祭祀之外,一辈子都是不能离宫的,既便是父母身亡,也不能离宫相送,更不能戴孝。
宇文盛轻笑,“当然是真的。”
他摸了摸宁心瑶的头,“你说的对,我们都应该多出去走走,如今天下太平,若朕还不肯带你出宫,那何时能还你自在,这里是你的家,不是你的囚笼。”
宁心瑶莞尔一笑,“听闻今年隐灵寺那边的桃花开的格外旺盛,要不下个休沐我们便去哪里吧。”想当初宇文盛带着她在隐灵寺顶俯看众山小……
“父皇,母后,你们要去哪里?儿臣也要去。”
四岁的宇文啸听说父皇母后要出去玩,也吵着要去,宇文盛点了点他的鼻子,“你哪里也不许去,昨日太傅教的礼运大同篇你会背了吗?”
宇文啸小傲娇的哼了一声,开始背书,一字不打崩的背了出来。
宇文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