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湖的湖心有一处湖心岛,岛上并没有什么名胜,只有一湖心小筑。
小筑的样式像一只亭子一样,四周开阔。
说它是小筑而不是亭子,只因为它比较大,并且是由多个亭子与回廊连接而成,中间还筑了一五尺多高的高台,可供人展望湖景,并不只是单一的亭子,是以廊边题字湖心小筑。
据说,是由京中一富商所建。
前朝有一权臣得一美人,那美人很是喜欢附庸风雅,富商为巴结权臣,讨那美人的欢心便专门建了此湖心小筑。
只是美人虽美,却也是红颜祸水,那权臣很快便因贪落马,美人便也香消玉殒,只是她虽死,生前爱附庸风雅,邀请了不少文人墨客过来游玩,那些文人墨客过来玩耍,倒也得了许多不错的诗句,她便命刻在了各亭台的柱子上。
虽说不是千古绝响,但却也颇有些历史的轨迹,那权臣逝后,隐灵寺的僧人不忍此处荒废,便经常维护一二。
不过,正因为是隐灵寺僧人维护,所以说,此湖心岛也只有隐灵寺的船只才能停靠。
既说是来游湖,怎么都得去湖心小筑玩一玩。
几条船齐齐出发,往湖心小筑而去。
不过因为约好了半个时辰之后湖心小筑相聚,所以诸天船说是往湖心小筑而去,却是栽着贵人们各自在湖中缓缓飘**,由着贵人们赏景。
船只四散而开,艄公在船尾摆弄船浆,秋高气爽,湖景美不胜收,便是男女之间无甚情意,心矿神怡间也难免生出几分旖旎。
本来宇文化见樊家二姑娘将自己与自家大姐安排在一条船上还颇有些意见的。
他本来心怡这樊家二姑娘,还让人去探过口风被拒,心里多少有些疙瘩,但是却对樊家姑娘另多一分关注,那樊家大姑娘人蠢得很,很有些不知分寸。
但见自家妹妹被樊家姑娘安排与傅家少主,觉得樊家二姑娘这安排的还颇有些妙处。
要知道镇南王府人丁单薄,如今父王在南方固守,府里便只有他与妹妹还有前王妃留下的女儿,外加一个庶出孩儿,府里一应事物都倚仗着妹子。
妹子前几天已满十八,别家的姑娘十八早早嫁人,但妹子却十分倔强,若她看中的是别家少年,一切好说,只她看中的偏是那傅家少主,就有些不好办了。
如今不管那傅家少主是何心意,两人单独谈一谈,要么成,要么妹子也能死心再寻人家,怎么说也都是好事一桩。
心头微松,风景又好,被湖风一吹,再看那樊家大姑娘便也没那么面目可憎。
这才想起今天,这樊家大姑娘在外面对二姑娘颇是敬重,不多言也不多语,甚是稳重,不由得点了点头,觉得定是受了樊二姑娘的影响。
樊雨琪先前受了宁心瑶的点拨,此次上了船,也无从前的轻浮算计,心里虽然象猫抓,但却一直只安静的坐在船中赏景,倒也叫宇文化高气一眼。
既然人家姑娘家早已改过,他又何必揪着不放,且樊家也是京中的大族,何必让气氛那么尴尬呢,便率先开了口,“不知道大姑娘平素在家中有何喜好?”
樊雨琪自知道宁心瑶就是云梦真人以后,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与之有云泥之别,再没起过什么争斗之心。
那边樊雨玲她虽然还是看不顺眼,但因着有宁心瑶比着樊雨玲如今也不敢找她麻烦,平日里心眼动得少了,针尖对麦芒的机会也少了许多,整个人自然也娴雅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