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自己的丈夫要与自己和离,而娶新妇,她这个被抛弃的旧人,心里念着丈夫,想为难吓唬一下新妇,也是情有可原。
不说这些,且说她最后那句,更是诛心之言。
若真坐实了众夫人的逆臣贼子之名,不将宇文皇室威仪放在眼里之实,那不止是她们小命要无,只怕连家人也都跟着要遭殃。
与何氏一起来的四位夫人,除开吴氏与何氏嫂子何夫人之外的,李氏与王氏对视一眼,皆不自觉的往后退了一步。
若是大长公主占了上风,她们只能倒戈,说自己也是迫不得已来保全自己。
当然了,只要何氏不完败,她们也不会站到大长公主那边,毕竟樊家也开罪不得。
大长公主告状的话一落,皇上还未出言,太后便又将手上握着的佛珠重重的往几上一惯,“岂有此礼,你们樊家是想造反吗?”正好称此机会,将樊家从高台上打落。
太后眼里全是厉光。
“皇上,和怡可是与你一同长大的,是你亲封的大长公主,被他们樊家欺辱一回也就罢了,如今竟然连几个臣妇也敢这般对她,皇儿今天一定要我怡儿讨会公道,好好的处置这些个逆臣贼妇,如若不外,,则将我皇家颜面置于何地?”
太后当面施压,皇上不给个交待也是不成的。
皇上头很疼。
和怡为什么就不能安生一些呢,他看在兄妹一场的份上,便算她有叛国之罪,他也还是给她安排了一条生路,可她却非要跳出来跳上跳下,往死路上走。
见皇上不语,太后又施压。
“皇上,您还等什么,还不将这几个欺负和怡的贼妇处置了,难不成真要等到……”
皇上刚登基的时候对马太后或许还有几分母子情。
但后来查到生母可能是死于马太后之手,那几分母子情就淡薄了许多。
后来,马太后与马家多次朝堂之上试探他的底线,那几分母子情早就没了,有的,不过是表面上儿子必须对母亲的尊重而已,毕竟大晋以孝治国,他做为皇上,更是天下表帅,不能不孝!
“母后请息怒,和怡是朕之皇妹,朕必会护着她。可此事事关重臣之眷,决不能草率了事,总要分说个明明白白,若是只听一家之言,便处置了重臣之眷,岂不令臣工心中生寒,朕之庙堂何以为系?”
“既然皇上以天下为重,以理服人,那母后便在此一起听听这起子逆臣贼臣如何辩驳今日之罪状!”
皇上搬出治国之道,太后也不能多言,只能偃旗息鼓的等皇上查问之后再做定夺。
不过,任她们有三寸不烂之舌,也休想将事情翻过去。
太后言落之后,便沉静了下来,雍容华贵高高在上,好像此前看到那般大怒的人并不是她。
太后安静下来,和怡大长公主却有些急了,朝太后看了过去,太后朝和怡使了个眼色,然后摇了摇头,稳握胜券的样子让和怡大长公主的心也安了下来。
如此这般也好!
让皇上亲自将那对母女给处置了,岂不是更快哉。
至于九镶之事。
当年知晓之人,都被她灭了口,这么之年过去了,她们母女空口无凭,正好再给她们加一道污蔑皇室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