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知道吴县令似乎与樊大人有旧,便私下里又请了吴夫人过来去探口风。
不想那吴夫人嘴紧得很,一问三不知。
她自是拧了眉,身边的婆子便劝道。
“我们也派了人去查过,那徐氏在山水村里呆了十几个年头了,嫁的人家又是一个护卫,只说是大户人家家里的丫头,而那宁二柱并没有到京里当过差,想来大概是樊大人早年到哪一府里做客,人家送与他的外室。”
“只是那时大人惧怕大长公主,便也不敢将人放在明处,更不敢带回京中,久而久之放任不管,那徐氏才赌气带着孩子嫁给了个穷护卫。山水村里的人也说了,那徐氏到村里十几年,从来没有娘家人探望,也并没有回过娘家,想来娘家也不值一提,您也不必太过忧心。”
柳氏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个理。
既然老爷让她办事,她自是要将事给办成的。
便提笔写了信去京里。
信是写给小姑,周锦铭的母亲的。
要给人儿子说亲,自然是要有些交待的。
周家门楣虽然没有顾家显赫,妹夫周侍郎也没有二弟官大,但却也是官至四品,樊家是老牌亲贵,若那丫头是樊家嫡女,那自然如今还是白身的周锦铭有些配不上她。
但那丫头便算徐氏入了门,日后说起来是嫡女名份,却也不是那金玉窝里捧出来的贵女,出身又是这乡野之地,说起来还有些配不上锦铭,有些委屈周家。
但是那丫头与锦铭有救命之恩,樊家这位势头正劲,也算是能抵过一些。
柳氏从来没有考虑过徐氏会不同意。
按她身边的婆子所说,一个山水村里的农妇,就算当初是攀过高枝,那高枝还长情的记得她,如今更是要抬她过门,但她也应该有自知之明,以她女儿的出身配一个四品大官的儿子,那可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
她做这个媒还是是担着干系呢。
……*……
那边忙得不可开交。
这边宁心瑶也没有闲着。
既然那便宜爹爹说将盛隆银号送给了她,宁心瑶将别院安顿好之后,第二天便到盛隆银号里走了一趟。
一家银号想要生存,并不是一家能经营能说了算的,盛隆的东家一共有八个,除了京里的总号,以及两处较大州府的分号是共有之外,其它各地小分号都是各东家投钱,按规矩交纳押金上再每年上交一部分利益之后,便由自己自主经营。
当然了,为了保证总号的声誉,若是连着两年都交不出规定的利益,或有亏损,那么总号就要派人过来接管了,这是事先都说好了的。
北凌郡内的分号都由樊佑鹰掌管,牙城只是其中之一,北凌郡几城的盛隆银号总管便是那位古先生。
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古先生的主子是樊佑鹰罢了。
此前樊佑鹰身份是大长公主的附马,一切多有不便,自然也不欲人知。
如今,他大大方方的与大长公主和离了,又找到了前世无缘一见的妻女,巴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他有一个乖巧的好女儿,自然也不在瞒着。
所以宁心瑶到盛隆银号的时候,银号上下欢迎的排场与上次又大有不同。
古先生领着所有的伙计一字排开。
“大小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