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每位大臣的表情情都值得仔细的研究,于嘉这一边的人都在震惊这个时候为什么一向从来不上早朝的六王爷突然来,而另一边窦鹏那边的人尤其是窦鹏想到自己刚刚还在朝堂之上说了牧遥不好的言语,这会儿牧遥却来了,也不知道听没听见,如果被牧遥听见了,估计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于大人刚刚上奏说要给你封地,还要给你军队,还要提高你的食邑数量。”牧辙一副不耐烦地样子,确实是也将牧辙本身给震惊到了,因为牧遥平常就是一副什么事情都不会出头的人,今天怎么会这么大块就得到消息赶来早朝了?还是说,难道牧遥终于演不下去了,狐狸尾巴要漏出来了?
“原来是因为这样的小事情,于大人为何会突然上这样的奏疏,恕臣弟无知,平日里臣弟和于大人并无交集,今日上奏要授予臣弟封地的事情,臣弟还是第一次听到,既然于大人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还劳烦于大人说一说这其中的缘由才好。”
牧遥很聪明的听出了牧辙口中的不满,如若不是牧辙心中对于这个提议不满意,也不会昨天生了那么大的气,还在今天早朝上生闷气,这些个大臣看来还真的是没有多少眼力见。
于嘉本人对周誉来说是陌生的,但是对牧遥来说肯定是不陌生的,牧遥肯定也了解于嘉的为人,现在于嘉心怀鬼胎的想要把牧遥给搞到外地去,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就哟看他如何辩解了。
“皇上,六王爷,臣惶恐,微臣认为古有亲王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乃是一个美差,现在六王爷在京中名声并不好,如果能有这样一个差事,为祖国保家卫国,能够在匈奴蒙古等国来侵犯时挺身而出,也是为我大郑做贡献。”
于嘉想往日里这位王爷不难道应该是愚蠢至极的吗,怎么这会儿到知道把锅甩到了自己的头上来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于嘉提议六王爷戍守边疆的提议,自然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自然也是经过了慎重的思考的。
“哦?于大人此言差矣,我本是可以在京城中肆意吃喝玩乐的人,对家国报复没有多么大的执念,在本王看来,皇上圣明,将我大郑治理的井井有条,匈奴和蒙古根本不会有机会能够来侵犯,加上皇上近几年来培养的兵力,即使匈奴和蒙古来犯,我们也绝对不会输,于嘉大人,这是在质疑皇上近几年的努力吗?”
牧遥自然而然又将这个烫手的山芋踢回了于嘉的身上,看着于嘉被憋得说不出来一句话的样子,心中暗爽。
牧辙听完这两个人的对话,心中已经算是乌云散开了,看来牧遥确实是没有什么造反的心,只是牧遥对自己这些年来颁布的条例以及治理都记得如此的清晰,是不是也在暗中观察着自己的动作,难道牧遥真的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牧辙将这个疑问留在了自己心底最深处,现在的早朝就像是一出戏一样的精彩,不用自己说话,何乐而不为呢?
“六王爷这话是在给我扣了一把大不敬的帽子啊,臣不敢对皇上的作为指点,只是皇上的指点固然是明确的,防患于未然,这词说的总归是好的。”于嘉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心中早就把牧遥千刀万剐了,这还是在百官看着的朝堂上,牧遥这样不给自己面子,等下了早朝之后,还不知道会被怎样取笑呢。
窦鹏一向是和于嘉不和的,看到于嘉被牧遥怼到说不出来话的样子,脸上的笑意根本遮挡板不住,于嘉啊于嘉,看来不用我出手,也能把你给收拾的很服帖。
窦鹏原本还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没想到接下来牧遥的话就直接也将窦鹏拉入了战争,正式开始了这一场大戏。
“皇上,刚刚臣弟进来的时候,听到了窦大人所说的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臣弟本无心皇位,奈何一直被有心人妄自揣测臣弟觊觎您的皇位,连七国之乱这种事情都能办出来,可见窦大人的心中也有着谋反的心理。”
牧遥看着已经将于嘉说的抬不起头来了,又将皮球踢到了窦鹏那边,这样的好事情,怎么能少得了窦鹏呢,要说坏,谁能坏的过窦鹏。
窦鹏原本还是一副吃瓜人的姿势,突然间被牧遥提到,身体还禁不住的颤抖,连忙摆好了自己的姿势,看上去还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
“皇上,臣不敢,臣不敢啊……您知道的,臣刚才的话,只是无心之举。”窦鹏声音都随着身体而颤抖起来,要不是现在手中的力量还没有那么强大,估计也是不会惧怕皇上的尊严。
“窦大人哪里有什么不敢的,窦大人敢的事情多着呢,”牧遥冷喝一声,从自己的宽大的衣袖里掏出了一张字条,将字条递给了李福海,交到了皇上的手中。
“皇上,臣弟前几天一直在裴大人的家中休养,其实臣弟是受了窦大人的陷害,窦大人利用臣弟在外面不好的名声,所以雇了人给臣弟在酒水里下了**,故意引诱臣弟到裴家去,想闹一出乌龙,让臣弟和裴家都失了面子……”
牧遥说这话的时候又再一次的跪在了地上,如若不是昨天丘杨给自己送来了这东西,恐怕以自己有限的脑子,也不可能会把这件事情调查的这么快。
皇上看了李福海递过来的字条,其实这纸上面什么都没有,并且和牧遥说的也不相关,只有一句话,却令牧辙失了神色。
“若想拉拢裴家,必须严惩窦鹏,以安慰裴家。”
牧遥真是精准的抓住了牧辙的心思,现在就只有裴进贤还是中立的态度,朝中有权的大臣都已经归附的差不多了,要是能将裴进贤拉到自己这边来,也是对自己的势力的一个保证。
牧辙看着字条若有所思,久久未能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