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每年的日照、温度、降水都会有不同,庄稼的收成就也会有不同,记载一年两年看不出什么作用,多记载十年、二十年也是大有用途的……还有自然灾害的记载什么的,能详尽就尽量详尽,可别就那么几个字,生涩难懂,对后世也没有帮助……”
在现代,有互联网想要知道什么信息都能容易,就不会感觉到有些信息的珍贵。
在大金朝就完完全全不一样了,乡下都没有几个识字的,种田全凭经验,没经验的就看运气,纯粹的靠天吃饭,那什么时候才能人定胜天?
最重要的是,杨雪生活的年代竞争的节奏快太多了,像叶振文这样“慢悠悠”的勤勤恳恳,简直就能跟不思进取划上等号了。
宁蓉蓉愣愣的看着杨雪滔滔不绝的说着,许久才站起身来,对着杨雪深深的鞠了一躬,“小姐大才,蓉蓉望尘莫及。”
望尘莫及的不止有宁蓉蓉,还有站在外面想要瞧瞧杨雪会不会“知错能改”的叶大人。
是的,叶振文没有走,本来听杨雪在后面说自己闲话很是恼怒,他自问已经尽心尽力,却只得一个“不思进取”本是恼怒,但听了杨雪的话之后,确实觉得自己不思进取。
一个乡下女娃都能想到的事情,他堂堂一个男人居然都想不到,枉读圣贤书啊。
难怪可得王爷青睐,这乡下姑娘确实不简单啊。
只可惜是个女娃,想到这点,叶振文低声叹了口气,否则这样的人才,他一定要举荐上去才是。
可惜啊,可惜!
杨家又要动房子了。
在村里是新闻也没有多少的新奇感。
毕竟杨家现在生活应该富裕了不少,最重要的是,不少人家在杨家拿到了第一个月的月钱,真的是一两银子啊。
但也有人没有拿到,那几日讲杨雪闲话的人,全部扣了三百文钱,再有类似,就永不录用。
几句闲话就是三百文钱,多少人悔得肠子都青了,但又不敢多言,一个女人能赚七百文钱一个月,那也是顶多了,若是再敢多言,丢了这差事,就更加后悔了。
尤其是宁姐那气势,别看还只是一个未出阁的女娃娃,但做事却比男人雷厉风行。
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制糖坊的人就都被管理的服服帖帖。
现在杨家又要动房子,羡慕嫉妒的人不少,敢废话的却没了。
自己不敢说,也不准家里的人说,为了几句闲话就断了家里一两银子的生计,这样的傻事,谁会干?
再说了,杨家穷也好,富也罢,他们家以前的宅子在村里就是头一份的,再动动又与什么好计较的,更有几个会来事的还主动的说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