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华是第一次见皇帝,关于皇帝的传说他听得不少,开始不过看楚璃敢蹦腾就以为皇帝没有传说的可怕,但是现在这充满杀气的眼神,他害怕得牙齿颤抖,想要求饶,却只发出咯咯的声音。
为什么皇帝对他比对那个刺头凶?难道因为对方姓楚?
“来人,给朕念!”
念,这一念状元不同意自己是状元了,如此文章虽然说不上惊天动地,却是相当的务实,尤其是对天下的读书人来说,不,对整个大金朝的百姓来说,那是天大的好处啊。
这样的文章都不能中状元,他有什么脸面来做这个状元?
读书人就是这么的迂腐加谦虚,这个状元他不要了,就该是楚生得的。
榜眼、探花也是醍醐灌顶,皇帝莫不是对楚璃有偏见?
状元写得怎么样他们不知道,但是比自己写得好,那是真真的啊,排名还在自己后面,太不公平了。
公平你的头!
皇帝又后悔了,不证明自己儿子能干怎么能证明他教子有方?证明儿子能干了,场面就收不住了。
最后是吏部尚书给了个合理的理由,那就是楚璃的办法虽好,但是太费银子了,难以实施。
谁能想,这读书人就是这么的不一样,状元是那么好得的吗?得到了还要往外推,问道:“难以实施不是不能实施,若是对天下有利,对百姓有利,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去做?!”
啧啧,这么公证的人,不应该去翰林院,皇帝内心觉得这样的人就是该去御史台。
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三十多岁了,得了个状元还能让贤,够气节。
物尽其用也是做皇帝的职能,在一番争论中,皇帝意外的发现还是有几个能用的人。
六十岁了,就算不想改朝换代也要有这个准备了,总要留几个得用的人给下一个大金皇帝。
溜须拍马的朝堂上多的是,他喜欢听,却不喜欢儿子听,那高朝堂不需要几个坚持礼法、维护正统又能仗义执言的人?
就算以后听不顺耳了,找个机会砍了立立皇帝的威信,那也是有用的。
好不容易将前面一摊子烂事个解决了,不该在的人不在了,皇帝看着还在自己面“威武不能屈”的儿子就是一堆废纸给丢过去,你是钱不够花了,还是日子没法过了?好好的一个春闱,凑什么热闹。
楚璃脸色认真道:“儿臣是真的钱不够花了。”
皇帝不想与他们待在一处了,眼睛都气得在冒火,直接把书桌上的毛笔都给丢了过去。
皇帝生气就喜欢丢东西,还要丢中了才罢手。
吏部尚书张申一脸你怎么能如此不孝的无奈道:“璃王殿下,有什么事你不能好好说,非要让皇上为难呢?”
楚璃一脸冤枉,比吏部尚书还要无奈的道:“我怎么让父皇为难了?当初若不是你们这些老头,我会被罚二十年的俸禄吗?要是那些俸禄还在,我用得着殚精竭虑的考个状元谋个差事来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