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杨家宗祠那边都已经吵翻了,惠氏就算想要去,被儿子与女儿双双拦着,想去也去不了。
去不了杨家祠堂周围的左邻右舍还是要相互拜年的,原主历年都心高气傲,不做如此平庸之事,今年杨雪平庸了不少。
毕竟书读得再多,还是要和俗人生活在一起,更何况杨雪对物质的追求,本来就很俗,自然要多跟俗人打交道。
柳溪村原本是柳姓人偏多,曾经遇过一场特大洪水,一村的人去了十之八九,但土地肥沃,官府自然不会荒了,有贱卖的土地吸引人,自然有不少人迁居过来,就比如杨瑾家祖上,久了,形成了多个姓氏的人都有。
村中人大多不富裕,但再不富裕也够吃饱肚子,比杨雪家曾经还是要好点。
有时候人情世故也很矛盾,在乡下人奋斗的理想是盖大房子然后娶媳妇,杨家已经盖了全村最大的宅子了,再去接济人家,心里总有那么点坎。
再说了,谁家也没多富裕,接济你一口,自己家就少一口,不说接济,关键时刻就是肯借粮食的人都是恩人,原主不懂,杨雪还是懂的。
邻里之间拜年一般都是人去就成了的,今年杨家日子有了好转,自然要有点表示,鸡蛋糕经过村长的宣传,镇上的玉琼斋都想要买,那绝对是极好的东西,也有吃过的人家,味道不错,价值五两银子的配方,东西能不好吗?
同一个村相互拜年总会碰到的,人多了也有别有用心的小媳妇想要赚这五两银子的,使劲的套杨家两个小的话,可惜,啥都问不出来。
除了鸡蛋糕,还有麦芽糖,这时糖虽然不算是稀罕品,但肯定是贵重物品了,不是有钱人家,要吃一块糖,那基本上不是逢年就是过节,要不就是赶上家里有人成亲,送这个,够厚重了。
杨家送的可不是一块两块的,用油纸包了,整整十块,收礼的时候没当回事,打开一见居然是糖,就算是喜欢占便宜的陈氏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当然,不好意思也不会不收,刘家的几个孩子那眼巴巴的眼神,就算是陈氏硬要他们带回去,杨雪要做不出来。
杨雪笑道:“陈婶,这糖也不是我家买的,都是楚公子家人送来的,我们家就这么多人,想想你家孩子多,就带几块来了,这新年新兆头,大家都甜甜嘴。”
一听这话,陈氏脸上的笑容就放大了,虽然都是麦芽糖,但杨雪送的可比镇上卖的漂亮多了,原来是京城里来的,想必是更加珍贵了,想到这心里颇有几分感动。
这杨家人,都是知恩必报的人呢,当初杨雪说那包玉琼糕是送袁氏的,还有不少人不信,现在,大伙可都信了。
心里可是又羡慕又后悔,只恨当初自己家没把粮食借给杨家,不然也能得这一包麦芽糖了吧?
刘大虎、刘二妞和刘小虎三个孩子知道这糖是他们家的了,立刻眼睛放光,就等客人走了,马上拿出来吃。
没错,这东西珍贵,虽说是杨家送的,但谁家舍得分享出来?
大伙一边嘀咕陈氏小气,一边又觉得杨雪傻,有点好东西就折腾,看你以后怎么办?
有好事的则说了出来,“杨雪,这家里有钱也不该这样弄,就算手中宽裕了些,也要想着将来,这有钱人家的公子今天能送你这么好的东西,明天回了京城还会送东西给你吗?
所以这值钱的东西可要自己多守着点,不说别的,赵家才退了婚,你这要是嫁妆再不丰厚点,是到了嫁人的年纪谁会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