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能没规矩,人家不在意是人家的事,咱既然去了就得有那份儿心意。”连氏坚持,“你们啥时候想吃,让你二叔再上山去打,亏不了你们的嘴,等着哈。”
连氏说着便一路小跑的往家跑,去拿那些她腌制的山货野味儿了,云雀默默下巴想了想,“咱那些菜都泡好了吧,要不,也给郑二哥家带点儿过去,正好今儿能上桌尝尝。”
何婶子听闻摇头道,“人是大户人家,席面上都是好菜,上盘子咱这乡下的腌萝卜泡黄瓜像啥样子?算了算了,不好。”
“咋不好了?”何玉不服气,“城里人也不能顿顿都吃大鱼大肉,等入了冬,我们这些黄瓜,萝卜,豆角可稀罕着咧。”
何婶子拗不过他,终于还是一边念叨,一边给他找了个外表崭新光洁的小瓷坛子,让他装了满满一坛子的各种泡菜。
秋高气爽,田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道路两旁的树叶也渐渐变黄,吹来的风中带着一丝不明显的凉意,正是一年最闲适惬意的时候。
四个人拎着山货野味儿,抱着泡菜坛子,脚步轻快,有说有笑的往城里去。
“我还是第一回来城里酒楼吃席。”小翠儿又兴奋又有点儿紧张,“城里人办酒席都有啥?咱等会儿跟谁坐一桌儿?”
“肯定得有烧鸡,还得有大蹄髈、四喜丸子和鱼。”七斤舔了舔嘴唇,使劲儿一咽口水,顿时觉得肚子饿了,憨憨的笑起来,“嘿嘿,我也是第一回,临走我娘还特意嘱咐我,坐席吃饭不能扒盘子,不能吧唧嘴,不能跟猪拱食儿的争抢,得坐有坐相,吃有吃相。”
“你娘说的对。”何玉算是几个人中见过世面的,“咱要是跟城里那些少爷小姐们坐一桌儿上,可不能让人瞧不上咱,觉得咱是乡下来的土包子,没出息。”
“嗯。”七斤点点头,“等会儿我就跟何玉哥学着,何玉哥咋样我咋样,何玉哥干啥我干啥。”
……
隆庆楼挂起了崭新的‘喜’字儿大红灯笼,今日是宾客如云,高朋满座,连跑堂的小二都换了新行头,衣襟包着红边儿,代表东家有喜。
“哟,小公子几个来了。”一个机灵的小二瞧见何玉和云雀,忙迎了出来,“二公子交代了,您几位贵客,楼上雅间儿有请。”
说着,殷勤的一手接过山货野味儿,一手抱过坛子,“哎呦”了一声,乐呵呵笑道,“这是啥好东西,还怪沉的。”
“自家腌的好东西。”何玉朝他神神秘秘的一眨眼,“都送到后厨去,给掌勺的大厨子,让大厨也尝尝咱乡下的手艺。”
“行咧!”小二冲着楼梯口上,一嗓子高亮喜庆的吆喝,“贵客到,东家小公子,云轩阁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