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有人眼红(2 / 2)

“不打紧,从陈叔这儿打一罐子吧,现成的都有,您若没带银子,赊账也是成的,老秦家的脸面到底也值几个钱呢。”

柜台后的陈叔一听秦深这话,忙摆手玩笑道:

“小本买卖,概不赊账呐。”

开玩笑,往日秦山在的老秦家,那是村里头数一数二的人家,赊个柴米油盐没二话,现在的秦家,名声早就臭大街啦,债主怨声载道的,哪个还敢再跟他们有银钱上的牵扯。

钱氏叫秦深刺得脸红,若不是心里有盘算,早就撕破脸骂上了。

她忍了忍气儿,死皮赖脸的非跟着去西林院子,一路上只磨耳朵,非要问这坛子的用处。

秦深被问的烦了,就说是腌大酱的,可她万万不信,涎着脸问是不是得了什么挣钱法子,莫要藏着,都是一家亲,有钱要一道挣的……

后来,秦深只管自己赶路不去理她,自己吃力拉着一车坛子,这婶子压根没想要搭把手。

到了西林院子,廖氏正在晾晒衣服,见秦深回来,拔声喊了句:

“水荆禾挑回来了,只等你的大肚坛子了。”

听着廖氏的话,钱氏挪眼儿往院子里瞅去——好嘛,果然是有猫腻在的,幸好自己跟着来了。

一见廖氏,她立即摆出一副妯娌间亲昵的热乎劲儿,倒腾着步子,搀着廖氏的胳膊,一边笑一边嗔怪:

“方才我在村口场子说话呢,见深丫头来搬坛子,便顺手帮着一起推回来的,可累着我的腰了——诶,大嫂身子可好?哎哟,看你这肚子、这面相,一定是个带把的男娃儿,这下可好了,咱老秦家长房有后啦!”

廖氏这几日心情好,经不住钱氏嘴皮子开花,说的全是她爱听的话儿,对她自然少了几分怨怼。

表面上的客套还是有的,拉了凳子请人坐,还当她是来串门的亲戚客人。

秦深对钱氏爱搭不理,对廖氏也闭口不提腌笋的事儿,只提了句:

“娘,二婶过来给你送榆钱儿,说家里晌午还得做饭,耽搁不了多久的。”

钱氏一听,笑着拍大腿,赶紧回道:

“我腿脚快,等下跑两步就回去了,先得和嫂子好好说说话嘞。”

廖氏心里记挂着灶房,一时推脱不过钱氏的赖皮劲儿,只好对秦深道:

“饭甑了里我热着甘薯饼子,这会儿应该快好了,你去灶膛里撤些柴火……等等我就来。”

秦深看了一眼钱氏,一时拿无赖也没法子。

好在院子里的笋干都收了起来,光几个黑漆漆的大坛子,她也瞧不出什么来。

这么想着,秦深便点头去往灶房,把晌午饭菜起了锅,顺带手收拾好厨下。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等她出来的时候,钱氏已经走了。

娘亲廖氏把方才没晒好的衣服挂在竹竿上,正对着衣角料拧着水。

“娘,人呢?这么快走了?”

秦深心里隐隐觉得不对劲。

廖氏回头应了一句:“走了,本要问我拿些竹笋回去,我不肯,叫她自己去竹林里挖,她便火急火燎的走了。”

甩了甩手,见秦深一下子黑了脸,她还懵着问:

“咋了?”

“你把咱家腌笋子的事儿都跟她说了?”

“我只当你闹着玩儿,这笋子涩口,哪里能卖得上价儿,她喜好吃这个,我便说了一嘴……”

廖氏越说声儿越低,可仔细想想也没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秦深鼻下一叹,气得扭头回了屋,晌午饭也没有出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