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那些个人,值得么?
当然不值。
她付流藜有银两有商铺,手里有人、脑中有行商计策,多得是热闹日子等着她。
吃好喝好,高床软枕。
青玉阁的分店已经在筹备了,一旦推行出去,必然白银滚滚来。
各地簪花穿衣风尚,大多朝着京中贵妇看齐,在京城受欢迎的物件,那必然是好的。
在别地一说起来,很容易就被接受了。
等青玉阁盈利拿到手中,付流藜打算干一票大的,共济书斋要面向女子开放。
此举多半是会被书生批判得体无完肤,说不准还会被抵制。
但她还是要做,并且想着多弄几家这样的书斋。
书肆本就没什么赚头,全然为了晏魁着想,才这么施行下去。
此番晏魁亲赴北地,可有人为他作诗了,称扬他英雄无畏,期待凯旋而归。
付流藜不敢轻易把自己的想法推出去,便是考虑到他。
女子读书,不过是千字文百家姓女戒一类读物,那些书香世家的小姐,才会读其它晦涩深奥的作品。
人们喜欢赞扬才女,但若是个个女子与男子一起读相同的书,他们又不乐意了,直呼成何体统。
简直矛盾得很。
且还认为,读书使得女子善辩,喜欢做口舌之争,所以不好。
说白了,学会知识人就聪明,满嘴道理自然不好拿捏。
付流藜没那么大心思去为不认识的陌生人鸣不平,她只是发觉,繁华京城之外的地方,许多人不识字,不论男女。
左右开书肆不盈不亏,若她的青玉阁收入可观,乐得做点好事,图个开心。
至于晏魁,她懒得管他了。
等人从北地回来,身价必然往上翻,他早就入了皇帝的眼,只要不明着犯错,来日辅佐君王辅佐太子,多得是好处。
哪里还需要她小小商女来费尽心机。
**
付流藜想事情时、走得又快又急,等回过神,发现身后的尹青跟丢了。
今天是上元节,前殿香火鼎盛,人潮拥挤,一炷炷香烛能把人熏得眼泪直流。
主仆二人躲避到后山转悠,这样都能走散了……
付流藜也不去寻尹青,方才疾步而行,已经把她心头的郁卒发泄得差不多了。
她重新恢复冷静,想起晏魁的脸不至于牙痒痒。
往亭子中坐下歇息,付流藜拿出绣帕擦汗,她感觉有些累了。
小产之后,怎么调养都比不上以前健康,等到老了不知会如何?
付流藜心下叹息,忽的,平地一阵妖风吹来,把她手里的锦帕给卷了出去。
薄汗未干,风吹得她一个激灵,连忙缩缩脖子。
再看自己被卷走的绣帕,落在亭子外面几步路,好巧不巧的有人路过,正好在他脚下。
那是个身着蓝衫的年轻公子,他顿住步伐,朝付流藜望来。
“……”
这是什么话本里常见的才子佳人绣帕邂逅桥段?
付流藜倏地站起身,往前走去,打算拾回自己的物件。
不料蓝衫公子一个弯腰,已经捡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