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虽然就这么过去了,可叶欢的名声却是悄然的传了出去。一传十十传百,在奉城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不管外头议论什么,叶欢仍旧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丝毫不受影响。就这样又过了半个月,一个打着叶记标志的货郎队伍在奉城悄然的盛行起来。这些货郎走街串巷,兜售着一种名为五彩糕的糕饼,五种不同颜色的糕点,五种不同的口味。
一开始,这些货郎并不怎么起眼,毕竟挑着担子的人满大街都是。故而,围观的多买的人少。一天下来,能卖出去两盒就不错了。
叶欢也不着急,剩下的打赏给府里的下人或是让他们拿回去给亲朋好友,然后重新再做。第二天再出去的时候,绝对是新鲜的。
几天下来,都是如此。
“到底行不行啊?!”
“银子大把大把的花出去了,糕点却没卖出去几盒,可不得亏死!”
府里的下人们从一开始的看热闹,到如今的质疑,心里都没了底。被雇佣的货郎们也是满脸的沮丧,就怕卖不掉东西被东家给辞退。到那时,工钱怕是都结不上。
当然,也有比较乐观的。
“那不正好?便宜了咱们!”吃过糕点的丫鬟婆子可都是对那五彩糕的滋味赞不绝口,巴不得天天卖不出去,好满足她们的口腹之欲。
丫鬟婆子们聚在一起说笑,大都是不看好这门生意了。
不过,事情却在三天之后有了反转。
这一天,几个货郎照旧挑着担子出了门,刚没走多远,就被叫住了。
“哎,那个挑担子的,今儿个的五彩糕还有吗?”
货郎听见叫唤声,忙笑着走了过去。“有的,有的,要多少?”
“给我来两盒,不,三盒。”那等在门口的婆子想了想,改口道。
货郎听后欣喜不已,放下担子,利索的取了三个漂亮的盒子出来。这些盒子都是专门为了这五彩糕打制的,里头分了五个小格,分别摆放着五种不同颜色的糕点。盒盖子上还雕有缠枝花纹,正中刻着叶记二字。糕点美味,盒子精致,这样讨喜的东西如何不招人喜欢?
当然,这些装在盒子里的糕点是用来卖给大户人家的,因为也只有他们买得起。毕竟,这一盒子糕点就要二两银子呢。还有一些是散卖的,价格要便宜很多。
这买糕点的婆子,就是当地一个富户家看门的。上一回,她无意中看到这五彩糕便随手买了一盒,原本打算孝敬给府里的管事婆子好换个好点儿的差事的,却没想到,那糕点被府里的主子瞧上了,吃过之后便念念不忘。管事娘子得了主子的赏识,便寻来了她这里,问起这糕点打哪儿买的,让她再买两盒回来。这不,婆子一大早就起来在门口张望了,生怕错过了,无法完成上头交待的任务。
那多出的一盒,则是她打算买来给管事婆子的。
给了银子之后,婆子就拿着盒子进去了。
货郎收好了银子,挑着担子没走多远,就又被另外一户人家给叫住了。如此这般几次,不到晌午,他担子里的糕点就全都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