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 反对(2 / 2)

“嫂子,你怎的就轻易信了他们?若真是四叔的后人,早就上门认亲了,哪里会等到现如今!”这妇人哼了一声,满是轻蔑的说道。“再说了,镇北侯是什么人,那可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又怎么会出现在咱们这个破落地儿?!你们啊,八成是被人给骗了!”

当初听说宋孟氏封了诰命,她的两个儿子也有出息,做了大官儿,他们这一支的人就上赶着去认亲了,想要沾沾宋孟氏的光,为家人谋个好前程。结果呢?连宋孟氏的面儿都没见到,就被打发了。这笔账,她可记在心里呢。纵然眼前金童玉女般的二人真的是镇北侯夫妇本人,她也要发泄发泄,狠狠地出了这口恶气。

听她这么一说,屋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除了孟族长两口子,其余人揭露出了怀疑的目光。

那妇人见自己占了上风,脸上不由得露出得意的笑容。不过,不等她继续嚣张下去,孟族长就发话了。“今儿个叫你们过来,除了来认认亲,还有一件事儿要跟你们商量。”

孟族长顿了顿,见众人朝着他这边望过来,这才继续说道:“四房的娴姐儿正月里没了,侯爷他们是专程带了她的牌位回来宗祠安置的。”

娴姐儿这个称呼,对于族里的大部分人来说是陌生的。毕竟,四房分出去已经好些年了,平日里也不住在庄子里,只有每年祭祖的时候才会回来。若非因为她封了诰命,又有两个有出息的儿子名声响亮,众人怕是早就不记得这么个人了。

孟族长知道大伙儿可能没什么印象,便开口解释了两句。“娴姐儿就是四爷的嫡亲长孙女,当年嫁去宋家后来和离的那位堂侄女。”

听族长这么一提,许多人都依稀记起了一些事来。

“我说怎么听着耳熟呢,原来是四爷家的堂侄女。我还记得她小时候跟着四爷回来过两次,夸过我家门口那棵柿子树结的柿子甜呢。”

“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娴姐儿是不是总梳着双螺髻,爱穿绿颜色的衣裳?”

“你记错了,那是她妹妹溶姐儿,娴姐儿爱穿红色的衣裳,梳双丫髻。”

“哦哦哦哦,原来是那个丫头,怎么,她就不在了?”

不在了三个字一说出口,屋子里再次安静了下来,静的连针掉落在地上都能听见。

宋霖的脸色一直都淡淡的,不悲不喜,自然也没将这些孟氏的族人看在眼里。“此次前来,正是为了家母牌位供奉一事。”

这话一出口,顿时掀起了一阵风浪。

“想将娴姐儿的牌位安置在宗祠里?这,不大合规矩吧?!”

“是啊,娴姐儿是出嫁女,如何能供奉在咱们孟家的祠堂里!”

“四房早就分出去了,当年四房这一支获罪,险些连累了咱们,他们哪儿来的脸提出这样的要求,着实是太过了!”

“可不是?哪有这么便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