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不出门,不代表就清闲了下来。相反的,来家里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尽管大多是由下人送来飞帖,那也够叶欢忙的了。下人将记录着来往和飞帖的册子递上来,叶欢就要准备相应的回礼。这一忙,都已经过了晌午。好在叶欢记性好,之前准备的东西有盈余,否则还真要伤透脑筋。
“徐大学士府送的是笔墨纸砚还有几筐土产,那便回以上回得的那套古籍,另外再将庄子上产的核桃杏仁装两篓子捎上。”
“薛兆薛大人乃是小叔的至交好友,好美酒,就回两坛子皇上赏赐的九丹金液。”
叶欢因为之前当过家的关系,对人情客往的账目十分清楚,故而处理起这种事情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难得,反而得心应手。
“其他人好说,只是这顺天府尹江大人府上这么回礼,会不会显得太轻薄了?”丫鬟站在一侧看着主子清点东西,忍不住出声提醒。
叶欢却道:“江大人虽是小叔的上峰,但世人皆知他是个公正廉洁两袖清风的好官,礼若是回的重了,反而于江大人的名声不利。”
丫鬟没料到叶欢想的如此周全,忙惭愧的认错。“夫人高见,是奴婢想岔了。”
“你也是一番好意,不必介怀。”叶欢安排妥当,又核对了一番,确认没什么错处,这才交到下人的手里,让他们按照礼单上去准备。
叶欢从小书房出来,正要去福安堂接两个娃儿回来,免得他们打搅宋孟氏午歇,就见一个跑腿的小丫鬟匆匆忙忙的拿着个帖子进来。“夫人,有贵客到了。”
叶欢一惊,站起身来。“那座府上的?”
“尚书府。”那小丫鬟十三四岁的年纪,脸庞仍旧未脱稚气。兴许是因为没见过这么大的官儿,所以显得有些慌张,并没有把话说清楚。
叶欢想了好久,也不曾想起与哪个尚书府有来往。叶欢迟疑了一会儿,提着裙摆往外走。“来的是何人?”
“坐着一顶小轿,应该是府上的小姐。”小丫鬟猜测道。
叶欢想了想,吩咐道:“我去二门迎一迎,你们将帖子拿去太夫人那边。”
叶欢本不想麻烦宋孟氏,可她也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故而还是决定告诉她一声比较稳妥。万一,是以前的什么故交,总之还是不要轻易得罪的好。
叶欢踏出门槛,立刻就有丫鬟替她披上披风。去到二门的时候,登门拜访的那位已经在丫鬟的搀扶下下了轿子,身后还跟着几个捧着盒子的丫鬟婆子,阵仗不小。
叶欢见过的贵妇不少,但眼前这位看着却面生的很。她确定上回进宫宴饮的时候,并未见过这位姑娘。可丫鬟却又道是尚书府的小姐,怎会没参加宫宴呢?其实,这也难怪叶欢会疑惑不解。因为上回宫宴的时候,宋尚书与刘氏的关系十分冷淡,刘氏卧病在床,自然不便出入宫廷。刘氏不能进宫,宋蔷自然也不好出门。毕竟,她是大家闺秀,出门必须要有女性的长辈带着,独自一人赴宴会被人诟病。更何况,她母亲病着,她却去参加宫宴,实在是说不过去,便留在了府里照顾刘氏。叶欢没见她,实在是很正常。
那一日,没进宫的闺秀大有人在,也不止这宋府大小姐一人。
叶欢正纳闷着,宋蔷却已经走到了她跟前,盈盈一福。“见过嫂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