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徐婉之间一直都清清白白。更何况,他离开京城的时候,不过十岁,徐婉也不过七八岁,哪儿来的那么多心思。即便后来有书信来往,徐婉在信里隐约提到了思慕之情,他都假装没瞧见,不做任何回应。故而,宋尧总说徐婉一直待字闺中是为了他,他全当是玩笑话并非放在心上。
可如今,听叶欢提起,他忽然有些隐隐的不舒服。是谁在背后造谣,尽编造的这些无中生有的事,还让他媳妇儿心里不痛快?他一定会查出来!
*
清平县
“欢丫头走了也快月余了吧,也不知道在京城过得怎么样,是否习惯。”这已经不是赵氏头一回念叨了。自打叶欢他们离开的那一日起,赵氏隔三差五的就要拿出来念叨一番。
叶果见赵氏唉声叹气的,于是在一旁劝道:“阿姐是去京城享福的,又不是去受苦的,怎么会不习惯。娘,您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
“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赵氏又叹了一声,喃喃自语。“京城那种地方好是好,可哪儿有在这边松坦。规矩一箩筐,你阿姐又是个要强的性子,什么都要听从别人的安排,如何能过得自在!”
“娘您又多想了不是?”叶果虽然觉得赵氏说的有道理,却要乐观多了。“宋家人您又不是不了解,最是和气不过了,阿姐又是宋家的功臣,他们岂会亏待了她?就算不懂那些规矩,慢慢学也就是了,总能学会的。不过是换个地方过日子,哪里就不自在了。倒是您,阿姐走了这么些天,您连饭都吃不下都瘦了一圈了。”
赵氏听叶果说出这么一番话出来,心里稍感欣慰。叶果经了事,倒是长进了不少,还知道怎么宽她的心了,甚好甚好。
娘儿俩闲聊了几句,就听见有人在门口唤了几声。赵氏放下剪刀,将手在抹布上擦了几下,走过去开门。
“在家呢。”在门口喊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在乡下时候住叶家隔壁的王大娘。
“快些进来坐。”赵氏见是熟人,便将她迎进了屋。搬来镇上的这些时日,赵氏与周围的邻居都还不怎么熟,故而能在镇上见到村子里的人,不由得感到别样的亲切。
王大娘上回来叶家,还是搬家宴客的时候过来吃酒。那时候天都黑了,她都没怎么看清这屋子里的摆设。今儿个正好来镇上置办些杂货,路过这边,便顺路过来瞧瞧。“啧啧啧,这宅子可真是气派!”
赵氏任由王大娘四处溜达,脸上没有露出半分不喜。“吃午饭了吗?”
“在街上买了两个大饼吃了。”王大娘随口应了一句,然后才接过赵氏端过来的茶水。“这茶可真香!”
赵氏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王大娘咕隆咕隆两口将杯盏里的茶水灌进肚子里,这才打开天窗说亮话。“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个来,是有个事儿要跟你商量。”
赵氏好奇的睁大眼睛,等着她的下文。她离开村子也有大半年了,虽然住在镇上,但消息还算灵通。但凡村子里哪家有什么红白喜事,能回去的都尽量回去。不能回去的,也托人将随礼送回去。王大娘突然说有事找她商量,她还真拿捏不准是什么事儿。
“是这么回事。”王大娘是个直肠子,心里有什么就直说了。“我家二小子在外头学艺回来了,咱家里就那么几间房,根本就不够住。所以想着问问你们,能不能把乡下那屋子卖给咱。”
赵氏听得一愣一愣的,完全摸不着头脑。他们家房子什么时候要卖了,她怎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