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2 / 2)

如意空间药膳香 果子 2234 字 2个月前

寻找那个施法之人对唐光远来说倒也不难。只是他一个人肯定不行。如果之前阮辛牛西他们都在还算好的。但是现在只有牛西一个人在身边,轻功虽然了得,但硬功夫还是差一些。所以他只得跟二皇子要人做帮手。

如此一来,唐光远就带着人在大皇子府附近和府中探查。根据他从那饿鬼阵上面测算出来的距离,他可以肯定那施法之人就在大皇子府中。可大皇子府戒备森严,又有高手护院。他们想进去挨间屋子寻找根本不切实际。所以这一寻就是一个月。

这一个月,二皇子那边也没闲着。他手下自然不是只有一个唐光远可以用。而且要怎么让皇上知道自己中的是厌胜之术,而不是身染重病,那就一定要依靠有这方面本领的人。钦天监监正正是最佳人选。此人不但真的有本领,还受过他的恩惠。如今虽然不是自己的党派之中,但却绝对不会帮着大皇兄。所以这件事,他很放心的委派这位张监正。

张监正看到二皇子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连忙跪倒在地。这京中除了这样的邪祟之事,他身为钦天监的监正都没有知觉,这就是失职。所以当二皇子说,让他想办法隐晦的告诉皇上,他到底是为什么一病不起之后。张监正连忙应了下来。毕竟这件事对他而言是正应当去做的。只是当他问起,要不要立刻就解除掉饿鬼阵的时候,二皇子摇了摇头:“张大人应当知道,这到底是何人所为。既是已经受了这么久的苦,孤不能白受。”

张监正立刻会意,而后询问了二皇子这边生病的时间,眼看着四十九日也不远了。他立刻就回去禀报了皇上。

而也是这时候,唐光远他们终于找到了那志恒仙师的所在。那志恒仙师发现自己的饿鬼阵被人动了手脚,就知道二皇子那边也有高人。而且手段已经不亚于自己。他这种人,知道这种恶术是不允许使用的。尤其加害的还是二皇子。所以他就谎称此地龙气太旺,饿鬼数量太少,要到郊外寻一个荒无人烟之地。那边可以聚集更多饿鬼,这样才能保证七七四十九天的时候,二皇子一命呜呼。否则过了施法时间,他就遭到反噬。而二皇子也会收走他的运到和寿禄,那就更是难以对付了。

人一旦离开了大皇子府。那就太好找了。但其实志恒和冯两生是打算离开大皇子府之后找机会逃跑。结果却被唐光远引去的巡城兵马司的人逮了个正着。

大皇子功败垂成,自然冯两生和志恒也不会对他忠心。说出来是必要的。毕竟凭这他们俩的身份,也拿不到二皇子的贴身之物。而且皇族的生辰八字都是保密的。若非是皇族中人,二皇子的准确八字根本不可能被他们得知。所以两个人很痛快的就把大皇子给供出来了。

那大皇子哪里能承认。直接就说这是两个妖人要陷害自己!甚至还指着病恹恹的二皇子,说这是他的苦肉计。以此来陷害自己!

皇上又不傻。哪里能信大皇子的话。但他们又拿不到准确的证据证明这事儿就是的大皇子干的。毕竟这两个要人不是在大皇子府被抓住的。所以这件事只能让董盛去查审。

冯两生和志恒要被处死,但是在处死他们之前。皇上派了张监正去审问他们两个人。但第二天,两个人就死在了监牢。被一领芦席卷着尸体扔到了乱葬岗。

但唐光远却知道,这两个人并没有死。而是被皇上收了起来,逼着他们交出易门之术。而他之所以知道,是因为皇上知道了是他救了二皇子,自然也就知道他懂得易门之术。所以他也要被关起来,将这些都交代出去。

唐光远不是那位大师的真正门人弟子。但是他也不会把所有知道的都交出去。所以半交半留之间,就不好掌握这与上位者的忠心坦诚。这阵子,他虽然每日都会回府,但上朝之后,就会到郊外,说是秘密练兵,实则那便是皇帝的一个私营。里面都是一些有特殊本领的人。只是这些人的待遇,却不都是很好。他倒是没人为难,可是心情却是十分难受的。

这日皇上看完张监正送来的卷宗。而后让人将唐光远宣入皇宫。他有话要问。唐光远急忙从郊外骑马回来,然后再换一身朝服进宫面圣。这一耽搁就连午饭也没吃。加上最近情绪压抑,所以跪在龙书案前,精神显得萎靡。

皇上没有让他平身,而是问:“唐君平,你可知道欺瞒君主是什么罪名?”

唐光远连忙叩头:“欺君罔上掉头之罪!”

“那既然知晓,为何还要隐瞒不说?你当你交出来的这些,朕会相信是全部吗?”

唐光远忙道:“请皇上恕罪。微臣的确还有一些没有说。但那是当年恩人对臣的救命之恩授业之情。而且恩人说过,这俘鬼术会伤及自身后嗣子孙,甚至会影响家族运道。所以不到实不可解的时候,绝对不能使用。更不准臣向他人透露。”

皇上听唐光远承认还有没说的,倒是心情好多了。“那他为什么要教给你这等会伤害自身的东西?”

唐光远回:“微臣自幼家乡遭受天灾又染了疫情。在眼看着族人和乡亲相继惨死之后,居然可以看到阴界鬼魂飘**世间。那之后臣就开始多灾多病,更是因为那时候随着家人沿街乞讨,身体日渐不堪。是恩人见臣将来命格富贵,又觉得臣有此机缘,所以才施恩救了臣。这俘鬼术更是为了驱赶那些鬼魂所授。后来恩人封了臣的阴阳眼。那之后臣也就一心学习武艺,没再碰这些东西。若不是这次看到二皇子命在旦夕,臣也不敢贸然使用。毕竟臣家中儿女双全,也是怕子孙遭难的。只是臣自家和皇家相比,臣自然还是要先忠君。像臣妻所言,先有国才有家。若国不安,家亦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