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锦蓉点头,然后附耳过去,低声说了她的计策。
唐光远听后紧皱眉头:“也不是我不愿意,只是……总觉得下了一成。”
商锦蓉摇头:“怎么会?这是圣上的意思,他怎么能办事拖沓。本来,六王爷之前说帮忙,我并不打算让他参与进来。所以才打算徐徐图之。毕竟皇上也是要收拾他们的。我是打算等到恰当的时候。但现在我需要速度尽快一些了。半年的时间,足够唐杉去搜集资料。也足够我这边运作。而且这也不算欠六王爷人情,毕竟是为皇上办事儿。”
这些话让唐光远心里更加愧疚,并且又重新窝了一股火:“这些事本来都应该我去办。”
商锦蓉叹了口气:“你如果没有二皇子那边的束缚,哪儿能都是我去?可是没办法。咱们现在不能自己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次的事情,还得跟二皇子先行商议。不过这件事得你去。别想那么多。等把许家都铲除掉,唐锦现在成了许家的女儿,那小五的事也就是许家的罪过。到时候数罪并罚,咱们的仇也就报了。关键还有娘的冤屈和名声。只有所有人都知道娘是冤屈的,娘才能沉冤得雪。没什么比这件事更重要!”
“那小五现在怎么样了?确定没有后遗症吗?”
商锦蓉摇头:“应该没问题。我跟她聊了好一会儿。她说已经不害怕了。就是觉得有些人很可怕。身边的人也只信任苜蓿一个。虽然问题不大,但还是有阴影。你不是懂得易门之术,给她看看?”
唐光远自然要看的。“明日我再好好看看。至于苜蓿,这个小丫头你看着如何?如果可以,日后就贴身伺候小五吧。不过小六和晏儿那边也都要加派人手。我最近会安排人手。府里也得多加护院巡逻。后宅也得多找一些会武艺的女子回来才行。就算许家那群人活不了多久,但总会有更多麻烦。尤其是大皇子万一什么时候再想要折腾一番,会怎么出手都不一定。”
地位越高,参与的事情越多,危险也就相应增加。尤其是还参与到争储之战,已经站了队的官员,就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们家虽然有了勋位。那也才从三品。放到外面说起来三品勋贵朝廷重臣。但其实在京城比他们高的多得是。他们又没有家族和姻亲靠山。一切都只有二皇子作为仰仗。可是对于二皇子来说,他们这样的臣子有得是。就算能为有高低,却也是可以随时舍弃的人。否则唐光远和商锦蓉的脾气,都不是可以容忍这件事的。在以前,早就杀到唐家让唐家上下不得安生了。
“也不能弄得太显眼。否则也是个把柄。暂时就让小五小六先不要出门。晏儿身边多跟几个随从吧,毕竟他还是要去书院读书的。”
唐光远上殿交旨。皇上当殿就对其进行了嘉奖。不但升了他的官职。从从三品的冠军大将军,升为了安北将军,提了正三品的衔。也升了一级勋位,并给了商锦蓉同样正三品诰命吉运夫人的封赏。并赐唐光远嫡长女唐忆华为吉阳县主赐封地迁城。可一说是满门三贵,荣耀无比。
商锦蓉没想到皇上给了这么大的奉赏,迟愣了一下之后,赶紧磕头谢恩。
皇上又道:“朕知你夫妻一路上为百姓赠衣施药也自掏腰包解决了不少百姓的难处。朕特赏你夫妻良田百亩,黄金千两以作贴补。”
黄金千两可是白银万两,这赏赐不可谓不高。如此一来,唐家再一次被推上了人们的视线中心。唐光远甚是为难,但皇上要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他也只能受着。但一想到自家人会因此更招人的记恨,就心中腻烦得很。
回到府中,随之而来的还有皇上的封赏。全家一起跪迎接加封的圣旨。商锦蓉带着女儿叩谢皇恩。随后封了百两纹银和一颗小臂长的人参给这位传旨官送了过去。
传旨官虽然也是宫中太监,但地位终究不同。这些传旨官都是在御前行走,也算得上是皇上的近身人。所以跟他们打好关系,自然有好处。百官家见到他们,也是客气。但给这么大“红包”的却是少见。那传旨官哪有不高兴的道理。“夫人和县主明日要进宫同皇后谢恩。奴才就不多耽搁了。”
商锦蓉连忙道谢:“多谢大人。但不知道明日可否还要见太妃?”
传旨官笑道:“原是不用的。但是咱们朝的太妃位同太后,也一并要拜见。不过明日太妃会同皇后娘娘一起,还请夫人和县主早些到。宁可等一等再入宫,也不好让主子们等着。”
商锦蓉点头:“这是自然。公公提醒得极是。”
送走了传旨官,府里上下都高兴得不得了。张氏让人摆拍酒宴,随后派人去请之前那位宫中退出来的嬷嬷。商锦蓉是熟知宫中礼仪。但小五却不懂得。而且她年纪还小,如果只是母亲教,怕是会没有那么紧张。这才去请了嬷嬷。商锦蓉也觉得娘安排的极好。但她还是先选择带着女儿回院子,先告诉她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小五坐在娘的对面,也是一脸的严肃:“娘。明日女儿真的要看到皇后和太妃啦?”
商锦蓉点头:“怕吗?”
小五点头:“怕。不过应该不会比被人抓走还吓人。所以女儿也不是太怕。”
听女儿这么说,商锦蓉的心缩了一下,一阵的疼。“是爹娘没在家,没能好好保护你。”
小五摇头:“不是。是女儿轻信了奴才的话,也是女儿过于贪玩。还是爹娘和叔叔们教女儿的那些本领让女儿可以逃出去的。所以娘,以后我可以少学一些之乎者也琴棋书画,多学一些可以保命的手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