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张家大房的事情。出嫁的女儿管不了。而且张家大房还留了一些地。其实怎么都不至于饿死。关键是张家这位大老太爷没银子了,他会先去找自己那个有钱的庶弟。那位二老太爷虽然每次都被气得要打人。但却不得不给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嫡兄“糊口”银子。毕竟张家大老太爷的确是嫡子嫡脉,而张家有族人在,当初二老太爷是身为庶子分走了所有的生意,这若是生意不好,也就罢了。可现在是张家二房日子如日中天,这要是不照顾照顾嫡兄,坊间有难听的话传出来,对张家后代科举不利。所以张氏这边算是第二个要钱的匣子,不是主要目标,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极其消停。
只是因为张晏实在是让王若晴当做了眼中钉肉中刺,张熙才听那些狐朋狗友说了这么一个主意。并且他还把这件事跟他祖父和爹商量了一番。这张家大房上下都是一路货色。能甩掉一个吃干饭的孩子,又换来花不尽的银子。尤其是那日进斗金的和顺堂,他们怎么能不眼热。
商锦蓉当然对张家大房的想法很明确。如果只是要甩掉张晏,她不会说什么。实际上,他觉得男人三妻四妾,搞出嫡庶之争,都是男人的错。张晏这个孩子又有什么错呢?她虽然只见过几次这个孩子,但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张家大房虽然没多少银钱,但却绝对不会饿到孩子。但这孩子不但瘦弱矮小,而且吃饭的时候都不敢夹菜,可见平日里在张家过的是什么日子。所以要养一个跟娘有血缘的孩子,她很乐意。但他们却将自己漠视至此,这就是她不能容忍的了。再怎么明确这些产业的归属方,这也是自己的心血。
于是商锦蓉犹豫了一下,说:“不然晏儿还是接来吧。表嫂那个样子,晏儿将来长大怕是也要废了。”
张氏眉头紧锁:“那怎么行?我的东西只给我的女儿我的孙子孙女!”
商锦蓉摇头:“娘。您先别这么说。您的东西给谁是您的自由。即便过继了孩子,您也可以不给。但我说的并不是过继这件事。而只是说晏儿。那孩子我瞧着是真可怜。而且表嫂不是一个能容人的主儿。虽然没道理生了嫡子就把庶子赶出家门。但能把生了庶长子又没犯错的妾室卖给别人做妾的事儿,一般人也干不出来吧?到底晏儿也是您的亲侄孙。有一个血亲在身边,您亲自看着他,教养他长大,不也很好嘛?”
“可是我若是留了晏儿,张家那边就一定贴上来!”张氏何尝没有动过收养这个孩子的想法。可是再想,在她心里,张晏的确比不过商锦蓉和小五小六的地位。甚至都比不了唐光远重要。在她而言,女儿女婿,两个孙儿就是自己生命的全部。她不允许有人破坏她们家的好日子。就算是自己娘家的血亲也不行!
商锦蓉叹了口气:“娘。我这么说您别生气。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其实您也可以像我姐出接儿一样,将晏儿接到家里。左右日后咱们也要进京去了。山高路远,他们也难找过来。而且光远现在是将军,日后咱们的府邸也不会是人轻易可以进去的。所以只要咱们自己日子过好了,真的不用担心别人纠缠。”
商柳儿是怎么接过来的?那是买回来的!张氏一听就明白了。虽然心里别扭,但是她不得不承认,这是唯一可以解决问题又不留罗乱的法子了。“娘知道你的意思。不过我怕是有卖身契也没什么用。你外公那个人……唉,不是我做女儿的数落父亲,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商锦蓉笑了:“娘。外公再怎么样,那也是我外公呀。咱们赡养他应当应分。这就像我虽然恨商家入骨,但却还是给他们一个容身之地一样。可是若是商家老爷没了,他的孙男娣女就没有资格来找我了。您也不用跟外公置气,或者是纠结。只要把银子给到就好了。一千两不够,咱们就给两千两,两千两还不满意,干脆就五千两。银子咱家不缺。左右也不是给外人花。我就不信,有银子在,再带走表嫂视为眼中钉的孩子,他们会不同意。”
张氏眉头紧锁,也有些心动。但是她很好奇:“锦蓉,你好像很希望能把晏儿带过来。”
商锦蓉摇了摇头:“我是希望娘身边可以有一个血亲。而且晏儿那孩子真的很可怜。十岁的孩子,看着才像六七岁的身高。再这么养下去就废了。我自小就是被亲爹和后娘给虐待着长大的。我是真看不得这个。而且小六满月的时候,我见到那孩子捡到了一串玉珠,他非但没有私藏,还很在原地很焦急的等丢失的人。至少这孩子的心性很好,很善良。娘,我不忍心让一个好孩子被如此对待。更何况她是您的亲侄孙。”
张氏眼圈有些发红:“傻丫头。你就是我的亲闺女。小五小六就是我的亲孙儿啊!”
商锦蓉拉过张氏的手:“您也是我的亲娘啊。但是这不妨碍别的嘛。如果表哥可以善待晏儿,我肯定不会多事。问题是事情已经提到咱们面前了。若是因为咱们一味拒绝,再让表嫂更恨毒了晏儿,将来发生点儿什么不好的。哪怕不是咱们的责任,可咱们心里又能绝对安稳吗?娘,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女儿不介意给外公家多花银子。您现在又没有婆家需要顾及。自己的产业自己做主,不用理会别人怎么说。有我给您撑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