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 / 2)

如意空间药膳香 果子 2141 字 2个月前

钱世峰和邵伟其实都有领导才能。她是的打算培养成掌柜的。所以她自然有其他的事情来教他们俩。比如铺子如何运作。比如每样食材要如何从庄子这统一进货。要如何写账本,要怎么将每一笔收支都清清楚楚的写好。总之他们俩要学的东西,远比其他人要多得多。

而能在灶上工作的,还得是买回来能上灶的人。但是这里买的人都是要在后厨忙活的。所以原本在和顺堂里工作的那四个小伙计,就很重要了。因为他们四个懂药材,也知道如何辨认药材。只要更熟悉药材的配伍。知道不同药材的差别。什么可以用什么不可以用。把好这个关就行。所以他们四个即便不会烹调,上灶就能起火的那种,那也是厨房里的重要人物。

而真正掌握主要秘方的人,还是黄氏和庄氏。她们俩分别要负责不同的两个铺子。按照亲疏程度,商锦蓉原本是打算让黄氏留在县城的。一来李四要负责秋天的时候收佃粮。但郡城那边明显要更重要得多。所以还是要让自己最放心的人去。幸好李四也可以负责来回运输原材料。到秋天的时候回来收粮也不是不行。毕竟也不没有距离太遥远。所以最后跟黄氏和李四商量了一下,他们俩当然没意见。而庄氏还能留在大少奶奶身边,她也觉得安心。毕竟她年纪比黄氏大,又没有个男人帮衬,离开主家,她自己是真没那个主心骨。当然这也是最后商锦蓉把她留下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开始了分别的“培训教学”。商锦蓉几乎每天都要从睁开眼睛忙到天黑掌灯。原本就有些瘦弱的身体,现这一个月的操劳之后,更是瘦了两圈。

这让张氏心疼不已。但每天让何慧给儿媳妇儿炖补汤好像也没什么效果。还是唐光远提醒,商锦蓉才意识到,让长辈为自己担心了。于是她也终于想起自己也没必要这么着急,歇几天也是好的。让那些人也歇一歇,也不能就这么一直都不休息。

有了空闲,商锦蓉终于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给孙氏去请安的时候,她还颇有些不好意思。孙氏却笑着拉过她的手:“丫头啊。你这样操劳自己是不行的。祖母知道你是为了家里好。是为了赚更多的银子。但是身子骨儿太重要了。尤其是女人的身子骨儿。你要是不小心,说不准就落了一身的毛病。而且你现在都十九了,还是要快些有后比较好。你和阿远有没有商量过什么时候成亲?祖母可是还想快些抱曾孙的。”

商锦蓉没想到这刚闲下来一天,老夫人就先催婚甚至一并催生了。她顿时一个头三个大。“祖母……这……我其实一直都没想好要怎么成这个亲。总觉得……说出去都不好听。”

老夫人叹了口气:“我知道你是什么想法。这事儿,最近我也跟阿远说了。他的意思是听我和你娘的。当然要紧的是你的意思。我也是想着。你嫁给彦生已经满三年了。就算是为了守孝三年。这三年你仁至义尽。你娘代替彦生写和离书就好。赵家那边,我说一声就行。但你的名字我不会从赵家的族谱里去掉。趁着我还活着。把你记载你婆婆名下,让你们成为母女。到时候阿远是娶还是入赘都看他自己选择。干儿子毕竟只是口头之说。到时候你可能是要冠一个赵姓。”

说一千道一万,老夫人的意思是可以让自己结婚生子,但是不能离开赵家的族谱。其实商锦蓉不喜欢这样,但是却也无所谓这样。只是老人家想要为了赵家大房留个她觉得最可靠的后,而不是血缘上的后。这已经是其他老人没有办法做到的了。而其实商锦蓉很清楚。老夫人知道自己活不了多少年了。这么做,是在给张氏找一个依靠。说白了,也不是真的为了赵家。这份儿复杂而又有些扭曲的关系,她也只能这样坦然处之了。

当是商锦蓉有自己的坚持。“祖母,您说的我都没意见。左右我都是您的孙儿,娘的孩子。都说父母之命,我肯定听您二位的安排。但是您也要听我说一说我的想法。我至少在今年不想成亲。您看,买卖都是刚要开张,初起步的时候。我和阿远都要两地分开各自忙碌。可能一两个月都见不到一面。那样还急着成亲做什么呢?而且之前您不是出了个招,去对付商家?我也是想着。我还是解决掉商家。让他们再也不敢在我面前出现。我才能有走下一步。不然商家到底也跟我有血缘关系。商从仕他就是卖了我,说到底也是我的亲生父亲。他真要跳出来捣乱,于您与娘,于阿远和我,于我外祖家,甚至是于赵家的脸面都不好看。”

老夫人听后也点了点头。随后叹了口气:“祖母也知道这是强你所难。逼急了也让你觉得不安。但是祖母的身子骨儿自己是清楚的。我是活不过多久了。我真想看看你的孩子啊。彦生临走时还说,要让你们的孩子任认他做义父,带到坟前让他看看来着。”

只这一句话,商锦蓉就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庙里出来,祖母就突然要在坟前让唐光远磕头。而为什么又催着自己要自己和唐光远成亲,又要让他们早些生孩子。却原来这些都是赵彦生在他临走之前,跟两位长辈说过他们的事。她们只是会以为那是赵彦生托梦,所以老夫人对他们的事这么接受甚至是积极,就不难解释了。

心里也不知道是该感激还是郁闷。总之这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实在是无法用语言形容。但赵彦生能为了她和唐光远做到这一步。也是仁至义尽了。“祖母您放心。即便我和彦生日后不再是夫妻。他也是我最重要的亲人。我会视他为兄。”

老夫人叹了口气。说心里没有一点儿不安是假的。但是她其实很清楚。以自己这个大孙媳的能力,自立女户,照样可以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哪怕没有他们赵家大房的那些财产。光是她自己的那点儿本钱也足以够她发家。但她的私心,还是不希望这个孩子离开赵家,放开这一点点希望。或许她们将来的孩子,真的能是自己孙儿转生呢?虽然这只是梦中大孙子模棱两可的言语,但却被她记在心头,怎么也不能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