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城隍庙(1 / 2)

申明渊很奇怪她为何会出现在开封:“你不是在养病嘛,怎么跑来这里?”卫泱泱笑嘻嘻地说:“我们卫家祖籍就是开封府的啊,可我从没回来看过。而且我六哥领命带着卫家军来开封府平乱,怕有暴民趁乱疯抢东西。我伤势好得差不多了,便求他带我过来看看。我在这粥棚帮忙施粥,已经来了四天了。”

她比自己到得还早,申明渊有点惊讶:“四天了?那你住在哪里?”卫泱泱随口答:“我住在营帐里啊,我当然和卫家军住在一起。”她在海西时住在营帐,和士兵同吃同住,是没什么问题。可现在她来到花都,是卫府小姐,再住在军营那就极大不妥,申明渊表示不同意:“那也太不方便了,我住在开封府衙,你来和我住在一处吧。”

卫泱泱想了想:“啊?不好吧,那府衙是给殿下住的,别人会不会以为殿下公器私用啊?”申明渊想想也觉得不妥,可他认为的不妥,是让一个女孩子和自己这个皇子住在一起,怕引人非议;而卫泱泱认为的不妥,是公器私用,显然她并无男女之防。

这样看来,反而是自己心里有点龌龊了,申明渊连忙用咳嗽掩饰自己的尴尬:“咳咳,是不太好。可你不能住在营帐里,这样吧,我命人另外找处院子给你。”卫泱泱赶忙答应:“现在受灾了,随便什么院子都可以,没有丫鬟也可以,我自己会整理。”

申明渊有些欣慰地看着她:“泱泱,你的成语说得越发好了,什么锦绣江山、公器私用,你都会了。”见他夸奖自己,卫泱泱也很开心:“当然啦,殿下教我的东西,我有在背啊。短的我就能记住,不过太长的我记不住。”申明渊勉励她:“有些成语确实太难,你先知道它的意思,多用几次就会了。”

他将卫泱泱安置在开封知府的一处别院内,那是知府母亲生前的礼佛之所,十分清净。现在老人去世了,只有一名婆子在守着,负责打扫庭院。卫泱泱仍然每天去粥棚帮忙,知道申明渊要负责督造堤坝,也并不主动来找他。

这一夜洪水又来了,比上一次还猛。申明渊半夜里被喊醒的时候,想到自己住在高处,而卫泱泱却住在低洼处,心里十分担心。他想去那别院看看,凌泉却将他死死抱住:“殿下,奴才死罪,您不能有半点闪失。”

申明渊也明白,自己若为了一个女人以身犯险,被父皇知道了,肯定会处死卫泱泱,说她狐媚惑主。可他又睡不着,急得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等着消息。

丑时,卫泱泱正在睡觉,洪水呼啸而来。等她被秦婆子叫醒时,水已经淹满了院子,马上就要进屋了。她生长在荒漠里,对于对付洪水无半点经验,不过她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连忙说:“我们要往高处跑。”秦婆子是开封本地人,对道路十分熟悉:“小姐,城隍庙那里才是高处。”

卫泱泱听罢,三步两步回屋拿起刀:“那快走!”秦婆子舍不得自己的东西:“等我回屋去收拾几件衣裳。”卫泱泱一把拉过她:“还收拾什么衣裳,命都没了。”说罢拽着她就往院子外面走去。可这时已经晚了,一阵洪水扑来,撞开了大门,把两个人都冲倒了。

卫泱泱勉力把秦婆子捞起来,死命地抱着院子里的树。她们两个人在洪水中间,像一根浮萍,被冲得晃来晃去。秦婆子体力渐渐不支,声音也低了下去:“卫小姐,我,我要放手了。”卫泱泱急得大喊:“不能放手,这洪水一阵一阵的。等它停了,咱们可以先爬上树,再做打算。”

她等到洪水稍微低些,便熟练地从腰里抽出自己的银铃马鞭,绕着树缠了一圈。那银铃的外壳是由精钢打造成鳞片的样子,每片都有小小锯齿,正好能严丝合缝地卡在树皮上,将她和秦婆子紧紧缠住。现在卫泱泱就能腾出双手,稍作休息了:“这样可以省些力气。”秦婆子只是一个守院子的老太婆,幸亏遇到她才捡回一条命来,拼命向她道谢:“卫小姐,谢谢你。”

卫泱泱怕对方害怕,就同她聊天:“反正一时半会我们下不去,可以说说话,这样时间过得也快些。你为什么一个人住在这院子里?”秦婆子叹了口气:“我男人死了,媳妇将我赶出门,我也没亲人可以投奔,就到知府老爷家里做帮佣。这里偏僻没人愿意来,我不求银子,只求有个住的地方,给口饭吃就行,因此就在这里做杂役。”

卫泱泱有些奇怪:“那你可以去找知府告你儿子啊,他不孝敬老人,就应该把他打入大牢。”秦婆子见她这样说,拼命替儿子开脱:“不关我儿子的事,是我媳妇撺掇的。”卫泱泱更奇怪了:“你媳妇窜掇,也得你儿子同意呀。他若不肯,难道你媳妇敢直接将你赶走?说到底,还不是儿子不孝顺,就应该去告他。你放心,等明日见了知府,我来和他说,怎么也要打你儿子二十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