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六皇子清河王申明渊在下朝时,偶然遇到了卫家三郎卫秉戈。卫秉戈并不擅长与人寒暄,他对清河王行了礼,刚说了两句话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若马上就告辞走人,好像也不妥当,他只得没话找话:“殿下,微臣除夕回海西过年时,看到家里收到了工部去年年底送去的新火铳。那六斤九两的火铳,可发射、可砸人,实在好用。可惜在花都,除了禁卫军谁都不能使用火器,微臣真是看着眼馋。”
申明渊是嘉获帝的小儿子,也是继后汤氏唯一的儿子,负责工部。他年纪最小,读书读得也不认真,却最喜欢琢磨机械制造的玩意儿。工部每半年就会改进一批武器,再送去各戍边城池,这事他是知道的。可卫秉戈的话,他听着听着却觉得有些不对劲,问对方:“卫通判,你说那火铳重六斤九两?”
卫秉戈是刑部官员,脾气虽不好,心思却细腻,经常能从堆成山的卷宗之中发现疑点。申明渊知道卫秉戈说话很严谨,他说的重量,应该是分毫不差的,可刑部去年年底送到海西的新火铳,应该是七斤二两的才对。
得到了卫秉戈肯定的回答后,申明渊又问:“那火铳能发射几枚子弹?”卫秉戈脱口而出:“六枚!六枚联发!”申明渊听完更惊讶了,去年年底送去的新火铳,应该是八枚连发的;而卫秉戈说的那种,是去年年初的制式!
申明渊心内存疑,和卫秉戈分别之后,他就马上去工部查阅卫戍平历年来写的回执。那回执只不过是证明卫家军收到了多少武器云云,平日里并没有人会细看。申明渊越查越心惊,卫戍平的回执上可以看出,从嘉获一年开始,武器的数量和制式便对不上了。
工部发出的都是每半年的新款,可是卫家收到的却是前面半年至两年的旧款。不止是火铳,就连火炮、火雷、蛟龙、钢刀、盔甲,全都不对!申明渊虽然不参与兵部的事,但戍边九城的重要性他还是知道的,而海西乃是戍边九城中最凶险最偏远的城池。谁这么大胆子,居然敢扣押海西府的东西?
申明渊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兵部贪腐,并没有按照工部发出的东西送到海西。仔细想想又不对,这十年来,兵部尚书、侍郎、郎中上上下下都换了好几轮,不同派别不同势力的官员轮番上场,怎么可能一直这么持续地专坑卫家?
十年,是二皇兄?虽然众兄弟是在六部之间轮流历练,可毫无疑问,兵部一直在二皇兄申明堡的掌控之中。申明渊年纪尚轻,和谋士讨论之后也不敢擅自做主,只能走最为稳妥的一步棋:上报。
端午节申明渊趁着进宫给皇帝皇后请安时,对嘉获帝说:“父皇,儿臣这月偶尔核对年初时海西府卫总兵发回的接收回执,发现那上面描述的火铳、火炮都不是去年下半年新研制的制式,而是前年的。儿臣觉得蹊跷,就找人仔细核对,不止是制式,就连数量也不对。卫家军实际收到的比工部杂造局发出去的少了许多,且此情形已持续了十年之久。儿臣知道去年王成丹有给士兵少发粮饷之事,怕生出意外,因此特来向您禀报。”
嘉获帝听完申明渊的话,深感欣慰,这个小儿子从小**不羁,学问、武功都不算好,只喜欢琢磨机关之术。这次他却十分认真,能发现这么大的漏洞,皇帝微笑着看着他:“明渊长大了,愈发会当差了。这武器少发、错发不是小事,你怎么看?”
申明渊知道皇帝是在考验他,就乖乖答道:“武器不同于其他物资,每年那么大批武器被侵吞,就不止是贪腐这么简单的事了:往小了说,可以去占山为王和官军对抗;往大了说,可以起兵造反、影响国祚!儿臣建议,让三哥的户部也跟着查一查,看看发出的军粮和军服的数目是否正确。”嘉获帝连连点头:“对,不能打草惊蛇,朕会让你三哥暗暗地查,你先不要在你二哥和兵部的人面前透露分毫。”
三皇子淮阳王申明銴查出的结果也和申明渊一样,从十年前开始,卫家军收到的粮食、军马、被褥、军服、帐篷的数目就不对。有了武器、马匹、粮草、军饷,再拉起队伍,那就可以直接造反了。根据户部和工部统计的结果,这么多物资,足可以供五万人起兵反叛并且吃上大半年!
海西府共有十九万人,除去老弱妇孺,能上战场的壮年男子不过七万;再除去后勤兵,真正的精兵不过四万多人。可是现在,十年积少成多,却有一个能拉起五万人队伍的内鬼出现在朝廷里,他是谁?
嘉获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二儿子申明堡,兵部出了这么大的事,他却从没上奏过,自然是他的失察。可他常年呆在京城,与五万军队并不在一处,起兵时想要调动军队,也是很难做到的事。这五万军队在哪?他是否参与其中?兵部还有谁与此事有关?想到有一支五万人的军队呆在这个国家一处无人知晓的地方,镇静如嘉获帝也不禁有些后怕。
皇帝又想,卫戍平十年来常常收到缺斤短两的物资,为何不上奏?想到这里,他记起卫戍平前阵子写了一封密折过来,他将密折找出,看到里面赫然写着嘉获八年四国联军一起攻打海西府的事。那年三里营之战,卫家军遇敌时不但发现敌军是突袭,而且用的居然是大阳武器。虽说平日里四国军队也偶尔会从黑市购买大阳武器,但如此大批量的装备,显然不是黑市上轻易能买到的。
卫戍平信上还描述了,海斯人想来海西附近,必须要经过一条长长的沙沟。为何一路之上,别府守军都没有发现海斯军队?四国联手困住了卫家军五个副营,水魔军直冲海西府,这件事若没有内鬼,显然是无法办到的。这个内鬼是谁?他的目的显然是将卫家军全军覆没、海西被攻破,从而剑指中原!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若不是卫秉钺临危受命,利用空城计取得胜利,后果不堪设想!大阳官员谁能做到?谁敢做到?卫戍平在信的最后,又详细讲了卫家派人去海斯国实施的离间计。
嘉获帝将自己收到的所有信息一一核对、筛选。目前看来,卫家是可靠的,卫家若垮了,四国南下,海西府形同虚设,下一个目标就是后湾郡碧波城。后湾郡碧波城!皇帝心里一动,那是羑王的封地!
当初太祖爷和三弟一起起兵,创立大阳基业。在登基之后,太祖爷并没有将三弟留在繁华的花都,反而将他封在偏僻寒冷的碧波城,本意是想让他为自己守着北境。
三弟在太祖爷面前大闹了一场,怎么都不肯去,后来是太祖爷下了圣旨,他才勉强出发。就因为这事,太祖爷生怕他闹出什么岔子,才将自己信任的将官卫镇霄封为总兵驻守海西,一方面抵御四国、一方面替自己盯着三弟,这也就是第一代羑王和第一代海西总兵的来历。
是了,只有第七代羑王,才有能力连着多年克扣卫家的军需;也只有他,才能让卫戍平受了委屈而不敢抱怨,毕竟,他是自己的堂弟!卫戍平为人谨慎,绝对不会因为少收了一点物资而来离间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可正是因为卫戍平谨慎,若非有实证,他也不会亲自上密折禀告此事,可能实际的情况,已经比他汇报的还要糟糕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