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描述的场景,和别处大大不同,申明煌又问:“那你每个月十两银子够花吗?你都买些什么呀?”卫泱泱掰着指头想了想:“行军粮又干又难吃,我有时候会跑去街上买些热乎乎的饼子、包子。如果想吃糕点水果,得骑马跑去碧波城才行,那里有热闹的集市。
我阿娘以前每月只给我五两银子,两年前她说我是大姑娘了,说不准会买些胭脂水粉,就给我涨到十两。我日常的吃穿用度都是家里的,不用我自己付银子。而且我会割人耳朵啊,我割的耳朵都让我兄长去报战功,战功是他的,朝廷赏的银子却要给我!”
卫泱泱是女子,并不是在册军士,因此她的吃穿用度都由卫家负责,打了仗也不能给她评战功。不过她割的耳朵可以交给卫秉钺去领赏赐,回头再将银子给她。提起这个事来,她甚至有些洋洋得意。她虽然不是武将,但也是可以自己赚银子的人呢。
卫泱泱讲得很有趣,可申明煌实在不想在这样热闹的街上和她讨论这问题,旁人听到了,只怕吓也吓死。他就指着路边的摊子说:“你看看你喜欢吃什么,难得出来一趟,可要把握机会。”
两人已经走了不短的距离,马上就要进入最热闹的街道了。这时候夜空月上枝头,地上灯火辉煌,实在是一副美不胜收的江南夏景图。
这时只听到天空响起“砰”的一声,卫泱泱听闻之后,马上将申明煌推在街边的墙上,并将自己的身体紧紧贴在他身上护着他,嘴里大喊:“小心!”跟着有几个黑影从夜色中跳出,直奔二人前来。
卫泱泱听到有人向她扑来,连头都没有回,右脚抬起先踢倒一个,然后转身以手做刀朝着第二人的手腕砍去,迫得那人松开了手里的匕首。卫泱泱夺过对方的匕首,心里镇静了些,刚刚换衣服时,刀子、马鞭都没带在身上,可惜可惜!
这时候只剩两个人,左右各一。卫泱泱挡在申明煌前面,用右手拿着匕首对着右边那人,而左臂则快速抬起。她左手衣袖被风吹开,里面露出一个小小的弩。那弩只有两寸长,紧紧捆在她的左臂上,只能发射出长度一寸的弩箭,射程也只有两三尺。
那弩箭的箭头在月光的映射下发出可怕的蓝光,显然是有巨毒。这是卫秉钺请于敬先设计送给她的新年礼物,她很是喜欢,不知道多少次凭着这小弩死里逃生。她将小弩对着左边那人,左右开弓,准备同时动手。
申明煌连忙制止她:“不可!他们是我的侍卫。”卫泱泱转过头来:“侍卫?”?申明煌“嗯”了一声,指着左边被卫泱泱的弩箭指着的那个人:“这是我王府里的盛淮盐盛使司。”
盛淮盐是申明煌的贴身侍卫,因他平日里都是隐藏在暗处保护,所以卫泱泱并没有见过他。不过她听过盛淮盐的名字,知道对方江湖成名三十年,是高阳县平意拳的传人,和自己八哥的官职一样高。
卫泱泱知道来人并非刺客,就收回左臂,用衣袖将小弩遮盖好,又将匕首抛给右边那人。接着她向盛淮盐行了一个军中礼节:“见过盛使司,刚刚并不知道是您,冒犯了。”
盛淮盐无需向她回礼,只点了点头表示收到了她的军礼,还对她的功夫赞不绝口:“你刚才这几招深得卫家的真传,若你是男儿,只怕将来战功不会输给你家老八。”
申明煌示意他们几人退下,卫泱泱有点不高兴:“殿下和我出门还要带着侍卫?是担心我打架打不过别人?”申明煌回:“当然不是,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并不能不让他们来。在街上不要叫我殿下,你可以称呼我:伍公子。”
卫泱泱点点头,又问:“那伍公子,他们刚刚为什么突然冲出来?”申明煌解释说:“他们以为你要行刺我。我还没问你呢,你刚刚为何忽然扑向我?”卫泱泱不好意思地说:“我听到炮响以为是海盗攻城了,我才......”
申明煌看看她:“那是人家在放烟花呢?你连烟花和炮响都分不出来?”卫泱泱小声说:“我们海西怕在放烟花时敌军攻城点炮而无法分辨,就规定不可以放烟花。我从未见过,因此刚刚并不知道。而且城内所有的硫磺和硝石都要留着做弹药,也是舍不得拿去做烟花爆竹的。”
自己今天约她出来,只是为了麻痹王成丹。她并不知道那是烟花的声音,却第一时间扑向了自己;以为盛淮盐他们是刺客,也毫无畏惧。尽管刚刚她很失礼,这次申明煌却并没斥责她,而是指着天空说:“快看,又有人在放烟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