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一向对卫泱泱很不耐烦的卫秉钺难得对她笑笑:“以后对人说话要温柔点,不然谁敢要你?别到了嫁人那天,咱们娘家要送一大筐的绣馍,婆家笑也笑死。”
海西人有个风俗,姑娘嫁人那天,娘家要按照新娘子的年纪,几岁就蒸几个开花馍馍,在花瓣上点上红点,寓意花开富贵,叫做“绣馍”。因新娘子的年纪不好当面公布,绣馍带到婆家,婆家亲戚一看筐内有几个馍馍,便知晓新娘子多大了。卫秉钺说“一大筐绣馍”,当然是讽刺卫泱泱要变成老姑娘,才有可能嫁出去的意思。
卫泱泱对她嫁不出去这事满不在乎:“哼,一大筐就一大筐呗。嫁不出去,我就一直留在卫家吃穷你们!”卫秉钺又笑笑,开始说正事:“好了,一会儿你记得我若败了,敌军破城”,他用右手修长的食指指了指身后:“你就立刻骑马去升平门,将柴禾点燃。”
他见卫泱泱不做声,继续说着自己的计划:“水魔人攻进来时,自然会烧杀抢掠一番。到时候整个城都烧起来,敢犯我海西的人,我要他们有来无回。”卫泱泱正准备答应,卫夫人走上城楼的台阶:“点燃升平门的事交给我吧,让小石榴留在这里,还能多杀几人。”
兄妹二人一起回头:“阿娘?”卫夫人微笑着看着一双儿女:“怎么,看不起我这女流之辈?”卫秉钺让她赶紧离开此地:“阿娘,你没穿盔甲太危险了,快回家去吧。”卫夫人坚持己见:“若你们在前面败了,我们家里呆着的老弱妇孺,不是更危险吗?你放心,我虽然不会功夫,但柴总会点的。”
卫秉钺看着自己的嫡母,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她。卫夫人嫁给卫戍平多年,对家里长辈、对他们兄弟都照顾得很妥帖。海西人有一句笑话:“海西归卫总兵管,卫总兵则归卫夫人管。”自己的父亲在外人面前不管多么威严,回到家里却连重话都不曾对母亲讲。
他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母发生争吵。父亲气得将一桌子饭菜都掀了,把盘盘碗碗全砸在墙上,菜汁泼得满墙都是,也没舍得对母亲动一下手。连父亲都不敢对她动粗,卫秉钺当然更不敢同她发生争执。
卫夫人看他犹豫,怕他拒绝自己:“好了阿钺,不耽误你们商议正事,我走了。”说完她走下台阶,骑着自己的马奔升平门而去。
这时候才轮到卫泱泱开口:“那我和你一起出城迎敌!”卫秉钺略微思索了一下:“不,一会儿我带人出城之后,你就将吊桥拉上来。你站在城楼上用弓箭对着我们,若有人走进三里营,就下令射死他。”
他说的三里营,就是壕沟前三十尺处。卫泱泱爽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是。”卫秉钺又补充了一句:“不管是我们卫家军还是敌人,只要是靠近三里营的,一律射死。”他顿了顿,加重了话气:“包括我。”卫泱泱抬头看着自己的哥哥。
卫秉钺见她不说话,表情愈发严肃:“怎么,军令你没听懂?”卫泱泱重重点头:“懂了!”卫秉钺见她答得干脆,这才放心:“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又抬起右手,捏着卫泱泱肉乎乎的左脸颊。往日里,卫泱泱只要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卫秉钺就这样捏脸教训她,兄妹二人管这叫“捏包子”。
往常他每次捏包子,卫泱泱都要抗议,这次也不例外:“不准捏我的包子,你要回来吃我的绣馍!”卫秉钺松开手退后一步,大声答应她:“好!”
说罢他也走下城楼、骑上战马,吩咐手下:“出征!”这时候兵士将吊桥放下,骑兵开始陆续走出城门。九爷爷扔掉拐杖,挥动手里的鼓槌,敲响了出征的鼓点。
卫秉钺在城楼下听到鼓声,对着城楼上大喊:“将锣扔下来吧。”军队作战时,击鼓而出、鸣金收兵,那鼓点是进攻的信号,那锣声就是收兵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