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姑婆见到处找不到人,忽然听到屋后有声音,赶紧跑去看,只见赵寒易和赵秋灵正站在屋后的地窖口上,正在吊东西上来,走过去一看,只见筐子里都是白薯。
“哟,是白薯啊。”郭姑婆不冷不热地说了句,转身就往屋里走,“你们慢慢来,煮了白薯记得给我留一个,我看看小龙醒了没。”
郭姑婆是长辈,本就没什么活给她做,赵秋灵他们在干活,她就这么走了,赵秋灵他们也没放在心上。
“这白薯真能做粉条?”赵颜儿忍不住疑惑道。
“当然能,就是麻烦了一点,时间用的久了一点,不过我能保证,这做出来的口味一定不差。”
于是乎,花了好几天的功夫,赵秋灵和赵寒易都耗在家里做白薯粉,每天都累得个半死。
白薯粉好吃,但人工做,又麻烦又累。
饭桌上,赵颜儿不住地往赵秋灵和赵寒易碗里夹菜,“堂哥堂嫂辛苦了!多吃点肉,看你们这两天给忙的呀。”
“是啊,你们也别太气馁了!”郭姑婆假意关心道:“银子没得赚就没得赚,总比弄坏了身子强,这人最重要的还是身子康健。”
“谢谢颜儿,谢谢姑姥姥,你们放心吧,我会注意好身体的。”赵秋灵说罢,开始大口扒饭吃起来,白薯粉那么难做,这人工成本高,自然卖价也要高一些。
想了想,还是决定把价格定在六文钱。只是她第一次做这个,所以难做了点,等以后上手,肯定快很多,也轻松许多。
并且白薯粉都是用低廉的白薯做的,成本非常低,定价到六文,盈利很可观。
还好,做了有三十斤,也能卖许多钱了,明天就出摊,也是时候找回自信了。
第二日,郭姑婆躺在**,迟迟不肯起来,还是闻到早饭的香味,这才从**爬了起来。
一推开门,便看见了停放在院子里的摊子,咦?他们这是要出摊去桂花镇集市继续做生意了吗?
郭姑婆走近摊子去瞧情况。
这时,赵秋灵从厨房里出来了,她手里端着一个碗,见着郭姑婆,大声喊道:“姑姥姥,快让让。”
郭姑婆见她冲自己狂奔而来,忙让到了一边。
“呼呼……”赵秋灵把手中的碗放在了摊子上,大口冲自己的手吹着气,皱着小脸说:“好烫啊!”
赵颜儿赶忙去给赵秋灵舀井水,“堂嫂,你怎么就不拿快湿布呢!”
赵秋灵伸手放在凉水中泡着,冲着赵颜儿笑了笑:“没事没事。”
赵寒易那厢,也从厨房里出来了,手里拿了块抹布,端了两个碗出来。
“来来,把碗排好了。”赵秋灵顾不上手烫,立即拿起勺子,开始往碗里舀各种配料。
郭姑婆凑过去看,只见那大碗里装着灰色细长条状,像是粉丝,看着晶莹剔透。
“寒易,快去给你姑姥姥也弄一碗来。”李氏跟着过来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