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儿,若你不为后,朕坐上这龙椅又有何意义?’望向慕瑾鸢的目光深情不移,百里连城无声的苦笑着,他这回是伤了慕瑾鸢的心,碰触了她的底线,不知何时方能弥补。
慕瑾鸢面不改色的望着百里连城,没有谢恩,皇后之位她无心得之。
可是,慕瑾鸢能够淡然以对,大臣们心中刚刚燃起的小火苗,却因百里连城的话而熄灭了。
新帝没有皇后,便是他们步步高升的机会,可新帝如此宠爱发妻,他们家中便是出了贵妃,真的能得君心,恩宠无限吗?
百里连城登基,身为先皇的百里晟自是要入土皇陵,即便尸身丢失,事关皇家颜面,却不得外传,消息封锁的极为严密。
至于为百里晟的空棺守皇陵的臣子,自是他曾经的心腹,这些人一旦去了皇陵,便再无出头之日,却也是百里连城对他们最大的仁慈。
新皇登基月余,励精图治,虽国策新政未能取得显著鲜果,算不得盛世明君,至少比百里晟在位时要圣明许多。
这一个月来,百里晟的旧部,被斩杀无数,大多是慕瑾鸢出手而为。
单单一句先皇中毒而亡,慕瑾鸢便让大理寺卿处理了几十号臣子,他们能为百里晟做尽不仁之事,即便明知他们没有能力害百里晟,也无人求情。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人本也不是好官,死不足惜。
只是,慕瑾鸢自称为靖王妃,自是要居住在靖王府内,而百里连城政务缠身,独自居住皇宫之内,百官即便怕死,却也不得不以皇家之规,奏请百里连城广纳嫔妃,充实后宫。
理由十分简单,江山社稷,皇嗣为重。
有百里晟的例子在前,而百里连城若有意外,连手足兄弟皆无,叫群臣无法安心。
其中,便连殷儒简等辈,亦是上了奏疏。
“这些个老不死的,竟管起朕的家事。”百里连城怒极,可奈何历代皇帝登基之后,充盈后宫都是首要之事,且百官群谏,他能下旨治罪吗?
“皇上息怒。”贴身伺候的阿荣,如今已经是大内总管,自小便跟在百里连城身边,两人是一起长大的,怎能不知主子喜怒。
放眼身边之人,唯有阿荣一人是百里连城的母亲所留下的老人,自是深得百里连城的信任。
将热茶奉上,看了一眼百里连城稍收敛的怒意,这才建议道:“皇上自登基以来,还不曾回过靖王府,便是奴才也有些想念那些共事过的下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