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女娲娘娘、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天尊以及准提天尊。
这六人合称天道六圣。
如今,动了真怒的,便是六圣之中的女娲娘娘。
娲皇宫。
身姿妙丽的女娲长袖一摆,冷眼俯视人间。
女娲宫的一点一滴尽收眼底。
“无知蝼蚁,竟然敢不尊天,不敬圣,实在可恨。”
“坏了本座的心情。”
“你想罪在你身是吗?”
“那好,本座就成全你。”
脚踏祥云,身在乾坤的女娲,喃喃自语着。
虽说,她知晓帝辛发怒的前因后果,但是在她看来,这位人间之王冒犯了她的威严,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是绝对不可饶恕的。
古有女娲赐福人间。
有造人之德。
有补天之功。
可是又有谁知道。
恒古以来,人族便已经生存在大地之中。
就因为神仙与魔族开战,洪荒生灵十不存一,人族也就渐渐势弱。
虽说人族凋零,但是有远古人族依旧存活了下来,只是数量稀少的可怜。
女娲造人。
不过只是想广积功德,助于修行罢了。
利益,也是从他们神仙的角度出发。
就比如凡人捏泥人,只是当作玩具罢了,会在乎玩具的喜怒哀乐吗?
对于高高在上的神明来说,亦是如此。
人间众生,在她女娲看来,不过只是当年创造出来的有用的高等一点的玩具罢了。
至于补天。
共工头撞不周山,天塌是没错,但是苍穹仙力外泄,滋补了大地人间。
如若不补天,对于居住在苍穹之上的神仙来说,这种损失难以弥补。
而如今,人王指天而啸。
在女娲看来,这是触犯了她的权威。
圣人之下皆蝼蚁。
大罗亦是如此。
更别说是平平无奇的人族。
“道兄息怒。”
“道兄还请息怒啊。”
“道兄因为何事发怒?”
……
五道声音响起。
来的正是道德等天道五圣人。
“人间之主,人中之王,帝辛,目无神明,犯我神威,竟然敢在女娲宫中行亵渎之事。
更是提下银诗之句,实在难以堪当人间重任。”
“我有意灭商兴周,诸位道兄以为如何?”
女娲娘娘提议着。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装。
但得妖娆能举动,娶回长乐侍君王。
这是一首诗。
啥时候出现在女娲宫中的,没人知道。
反正女娲娘娘说是帝辛作的,大家也没有异议。
至于原作者是谁,这个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从中,他们看到了利益。
至于女娲动怒的真正原因,他们又何尝不知,只是谁也没有点破。
“无知凡人,竟要辱仙,可谓罪有应得。
我接引,赞同女娲道兄的意见,灭商,兴周!”
“我准提附上。”
“贫道也认为,这人间浊气太重,是时候扫清寰宇了!”
“二师弟没有意见,我道德也认为如此。”
只有没出声的通天教主,在见那一个个向着自己看来,最后长叹一声:“贫道家中有事,就暂且告退,诸位道兄,在下先行一步了!”